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尚 > 正文

深度解密:中國印鈔造幣首款貨幣文化產品

時間:2017-09-21 16:11:43    來源:中金在線    
2016年9月8日,一款包融了佛教文化、貨幣文化、絲路文化的文化紀念冊——《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在西安首發。全球限量發行15000冊,其內含三聯體《大雁塔紀念券》一套、仿古銀質《大雁塔紀念章》一枚及2016猴年賀歲紀念幣一枚。

一時間,“絲綢之路”、“玄奘取經”、“世界文化遺產”、“貨幣文化”、“高精防偽”、“復古工藝”等,成為了該款產品的熱議詞匯。從中,不難看出,這些幾乎都是該款產品部分難得的先天優勢,而這也成為了許多藏家頻頻側目的文化心理基因。

那么,到底這款《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有哪些值得你深入了解的特質?作為收藏,它將為你帶來哪些與眾不同的驚喜?是文化的高度愉悅,還是價值的長期發酵,或者僅僅是一次對于古老絲綢之路的神秘之旅。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被驚艷到了。

一 你必須知道的幾個“第一”

關于收藏《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你必須知道它在中國貨幣文化藏品中的歷史地位。

它是第一款“中國印鈔造幣”品牌下的貨幣文化產品,三聯體《大雁塔紀念券》是中國第一張絲路文化主題的紀念券、第一張宗教文化題材的紀念券、第一張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的紀念券、也是第一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手工雕刻凹版畫面紀念券。同時,這還是中國印鈔與造幣首次強強聯手,西安印鈔有限公司與上海造幣有限公司聯手傾情鉅獻。

二 它應用了這些高精尖的印鈔造幣和防偽技術

《大雁塔紀念券》正面采用手工繪制凹印印刷;膠印底紋部分配合展示唐文化元素,其中包括開元通寶、云紋、法輪、古建筑、圣教序碑文及大雁;為更加突出防偽性及票面美感,將圣教序碑文、大雁圖案同時采用膠印普通棕墨與無色熒光油墨的套合印刷,使票面在紫外燈下呈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背面玄奘負笈圖,也采用手工繪制的凹印印刷。膠印設定為上中下構圖,分別展示了佛祖、菩提樹、取經路線圖,概括的介紹了玄奘的生平成就及作為著名的翻譯家對后世所產生“截續真,開茲后學”的影響,號碼編排時阿拉伯數字的“652”是為紀念大雁塔開建的時間而設計。

《大雁塔紀念章》采用了在第2組青銅器5盎司銀幣中獲得空前成功的仿古工藝。仿古工藝的基本流程是:先將壓印好的銀幣放入藥水中浸泡,浸泡好的銀幣會呈現全黑的效果,這一步被稱為“上色”;之后每一枚銀幣都要經過老師傅的巧手進行打磨處理,以使銀幣的不同部分有明暗的對比;打磨好之后,經過清洗烘干,還要對銀幣進行噴涂保護,將特殊的漆噴涂在銀幣上,給銀幣最好的保護。這樣,一枚仿古工藝銀幣才算制作完成。與普通工藝相比,經仿古工藝處理的幣不但古樸典雅,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用手把玩,而不會對其表面造成破壞。《大雁塔紀念章》采用仿古工藝,與紀念冊主題的神秘與厚重的歷史感形成了氣韻上的一致性。

三 它飽含了中國印鈔造幣兩位頂尖設計師的心血

紀念券設計師翟慶,為中鈔造幣航天主題紀念券、中鈔造幣元宵節主題紀念券、南京造幣“江南文化”紀念券設計者,是西安印鈔有限公司工藝美術師,生長于古都西安,長期受絲路文化熏陶,對絲路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解讀。紀念章有獲得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首個最佳設計師的上海造幣有限公司設計師朱熙華設計。其作品多次獲美國“世界硬幣大獎”提名,是各類紀念幣競標的實力中標者。

在《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的設計上,兩位設計師進行了長期的磨合,最終作品在氣韻、邏輯上的默契,為該文化紀念冊帶來了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四 這是一個關于宗教、關于歷史、關于金錢的古老故事

“絲綢之路”,最通常的定義是“起始于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 東西方藝術珍寶、發明創造、文化古跡、珍貴典籍,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去發掘。

《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文化紀念冊以獨有的中國貨幣文化技術表現了中國古絲綢之路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人物、形象與成就,在方寸之間組成了一條綿延廣袤的絲綢古道,帶我們重回那些人曾經經歷的歲月,那些文明古跡,那些燦爛而輝煌的文明,將古絲綢之路所造就和影響的文化藝術都融會在一券一章一幣的藝術空間里,形成一條綿延千年的線。

五 它是“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文化名片

《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文化冊首次以券、章、幣形式,將人文底蘊、時代意義,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券為重心,章為輔助,幣為升華。紀念冊表現了大雁塔的風采,表現了玄奘法師的形象,也表現了古絲綢之路的歷史脈絡和時代內涵,將“古絲綢之路”深厚的文化內涵、“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經濟、政治、文化意義,通過印鈔、造幣特殊工藝,方成就了這張絲路文化名片!

“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六 如斯大雁塔,值得珍藏千年!

2014年,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大雁塔本身從原印度窣堵坡式佛塔逐漸演變成具有中原建筑特點的仿木磚結構樓閣式塔,生動體現了佛教建筑藝術中國化的歷史見證,是絲綢之路鼎盛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大雁塔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記”碑文,記述和佐證了大雁塔與絲綢之路佛教傳播的歷史。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岑參歌詠的大雁塔就矗立在這里,這座塔,是諸佛菩薩心意之所依,是高德大僧普法之所憑,也是古絲路起點之所在,古老而寂寞的石基樓閣注目著世間生靈的變化……

七 珍稀收藏從這里開始……

《絲路印跡·大雁塔紀念券章》文化紀念冊以“中國印鈔造幣”品牌首款貨幣文化產品身份現世,不僅題材恢宏重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更是中國印鈔和造幣公司首次聯袂,傾情鉅獻,在中國文化題材貨幣紀念冊的發行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其跨越國界、種族、文化的題材屬性,相對于全球15000冊的發行量而言,更是奠定了其珍稀收藏的品格。

標簽: 中國 貨幣 深度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