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尚 > 正文

郵幣卡市場現假借維權名義敲詐,起底“忽悠”手段

時間:2017-09-21 16:12:13    來源:文交所頭條    
近期,隨著郵幣卡行業投資熱,出現部分不法分子鉆法律空檔,憑借先進設備和金融知識,以各種形式周旋在各大網絡與交易平臺之間,假借維權名義實施敲詐。青島九州郵幣卡交易中心揭此類不法行為的手段,提醒投資者注意識別騙局,謹慎操作。

"忽悠"招數一:虛假開戶擠占有效資源

不法分子通過一些渠道,收賣個人身份信息,同時利用專業軟件實現短信批量接收驗證碼,盜用他人信息,以此獲得平臺的開戶獎勵;許以一定數額的金錢,誘惑市民,甚至大學生開戶,協助找更多的身份信息獲得更多分紅,不法獲利成功之后再用結尾款等方式套用大量的身份信息,充當交易所“正??蛻?rdquo;身份。在集中操作時,承諾收益,代客理財,利用搶單軟件,使用單一IP操作幾十上百賬戶,甚至雇傭黑客攻擊交易系統。

"忽悠"招數二:集中籌碼制造惡性投機

不法分子多為投機者,不屬于有效客戶,所以留存度不高,相應的“維權群”、“砸盤群”應運而生,惡化了平臺之間的競爭,讓平臺競爭變成無限燒錢模式。

"忽悠"招數三:高位集中出逃,套牢散戶資金

不法分子常用手段是通過非法攏聚散戶,依靠謠言煽動等,制造所謂內部消息。并以“平臺合作”、“十倍甚至百倍”的目標價格為借口,不告知散戶“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的投資理念,忽悠散戶進場。由此惡性投機造成的后果便是過度推高價格,然后自己高位集中出逃,并且在這過程中建立專門的“砸盤群”,每個人按照群主說的位置掛跌停單,收盤后按照掛單數量會獲得一定數量的“分紅”,然后誣陷代理商自己把票賣出,沒有用實際行動維護盤面,好給之后的維權找借口,給廣大投資者與交易中心積聚了巨大風險。

"忽悠"招數四:網絡造謠,破壞平臺信譽以及經紀商信用

不法分子制造所謂的維權事件,這讓金融投資市場蒙受損失、混淆視聽,致使大眾投資者質疑交易平臺的正規性,以惡意維權手段,煽動和非法組織群眾違法違規進行惡意維權,制造市場恐慌氛圍,進而從中牟利。

針對以上,小編友情提示,個人投資仍需謹慎,不要盲從個別人或個別機構的誘導,最好了解一定的金融知識及法律知識再入場投資。

標簽: 起底 郵幣卡 名義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