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尚 > 正文

預包裝進口鵝肝醬中文標簽不實?不良商家打著進口食品的幌子售賣“三無”與假冒產品

時間:2020-12-02 13:26:19    來源:北京日報    

預包裝進口鵝肝醬中文標簽不實怎么辦?

酷愛法國鵝肝醬的方先生在一家店鋪一次性購買了15罐,收貨后,他想進一步了解鵝肝醬的進貨來源,就對產品標簽上標注的國內經銷商進行查證,發現竟然無法查實經銷商名稱。他認為,鵝肝醬的進貨來源肯定不靠譜,于是將店鋪訴至法院。

法官釋疑

預包裝進口食品中文標簽問題非常常見,而且涉訴量很大。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標簽應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或者標簽不符合規定的,不得進口。店鋪作為銷售者,應當履行食品經營者的法定義務。上述案件中,店鋪并不了解進口食品的基本知識和產品信息,加貼中文標簽的經銷商信息又不實,且無法作出合理解釋,此種情形下,法院認定方先生購買的鵝肝醬存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

所謂預包裝食品,食品安全法中給出的定義是“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說到預包裝食品標簽問題,最常見、也是最易被發現的問題是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簽,還有一類是漏標的情況,就是進口食品標簽上未標注生產日期,營養成分,原產地,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事項;最后一類是標注錯誤的情況,這種最難被發現。

可能有人不以為意,認為“不就是個標簽嘛,又不影響食用”。其實,標簽非常重要,一方面能讓消費者了解到產品資質信息,包括產品的原產地,境內代理商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另一方面也是消費者知曉產品的配料、保質期、儲存及食用方法等重要信息最直觀、最有效的途徑。在審判實踐中,有一些標簽違法案件的背后,就是不良商家打著進口食品的幌子售賣“三無”與假冒產品,因此消費者必須要保持警惕。

法官提醒,對于進口商來說,要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審核制度,對進口商品是否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進行重點審核,如實記錄進口食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或進口批號、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

網絡平臺中的店鋪、商家要審查進口商、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的資質,仔細查驗進口食品有無中文標簽、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并進一步查詢進口的食品是否屬于國家禁止進口的食品,中文標簽及檢驗檢疫證明材料的貨物品名、規格、批號是否對應等,只有把這些問題都查驗清楚,才能說是履行了經營者的查驗義務。(作者單位:北京互聯網法院)

標簽: 預包裝進口 不良商家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