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陸家嘴金融城推“陸九條2.0”,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有望落地

時間:2018-05-11 09:32:05    來源:澎湃新聞    

陸家嘴金融城聯合業界推出了“陸九條”2.0版。楊一 澎湃資料

5月10日,繼2014年針對金融科技領域推出的“陸九條”1.0版本之后,陸家嘴金融城聯合業界推出了“陸九條”2.0版,從打造中國首個金融科技垂直領域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更進一步打造全球最優生態圈計劃。新版“陸九條”提出,要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在陸家嘴試點“監管沙盒”。

“通過全生命周期的打造,金融科技企業從滿足單個持牌機構的科技需求出發,逐步成長成熟,服務于行業同類機構,最終推廣應用,實現對不同金融業態的全覆蓋,”陸家嘴管理局副局長任凱鋒對“陸九條2.0”解讀道。

所謂“陸九條”,就是陸家嘴金融城分別對接金融科技企業在應用場景、孵化投資、專業服務、技術研發、風險防范、展示交流、人才服務、財政扶持、國際推廣九個方面的具體訴求,打造的一個生態圈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陸九條2.0”提到,發展金融監管科技,搭建業界自律平臺,積極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在陸家嘴試點“監管沙盒”,促進金融行業的規范有序發展。

“監管沙盒”是一項監管制度創新,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首創,為創新企業提供了一個安全場所,在其中,企業可以測試創新型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和傳送機制,并且不會將不良影響直接帶給處于正常監管機制下的企業。這種沙盒機制鼓勵創新,并為企業提供了更優的融資渠道。后來,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都開始陸續借鑒,中國監管人士在前兩年也多有提及在國內設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但隨后金融強監管政策陸續落地,中國需不需要監管沙盒尚無定論。

在財政扶持方面,“陸九條2.0”明顯是傾向于持牌金融機構的。方案顯示:“支持持牌機構金融科技專業子公司、服務持牌機構第三方金融科技企業申請浦東新區‘十三五’財政扶持政策。”

根據“陸九條2.0”,在原有1萬平方米由政府運營和5萬平方米由市場運營的金融科技園區的基礎上,陸家嘴金融城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設立金融科技產業基地。近期,將在金融城交通便利的地段,開工建設4萬平方米以上體量的金融科技集聚中心,培育和引進一批在各自細分領域處于行業龍頭地位的金融科技企業。

中遠期,將探索規劃并建設總體量超過十萬平方米的金融科技綜合產業園,集聚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專業子公司、境內外知名金融科技公司的亞太區或大中華區總部、有望成為獨角獸或準獨角獸的金融科技創業企業、專注金融科技領域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區域內打造較為完整的金融科技產業鏈。

陸家嘴是中國金融機構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800余家持牌金融機構,13家國家級要素市場、國內外眾多銀行的第二總部,中國80%的外資法人銀行、中國1/3的公募私募基金、5000余家各類新興金融機構,同時還擁有3000多家法律、會計、咨詢、征信等專業服務機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金融服務產業鏈。

近期陸家嘴金融城還迎來了建信金融科技、金證、中科金財、英國越蕃(World First)、英國預遠(Redington)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金融科技企業機構的集中入駐。其中,World First是歐洲知名金融科技企業,已經入駐陸家嘴金融城,正計劃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建信金融科技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前段時間打造的無人銀行吸引了社會廣泛關注。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表示,金融科技的高速發展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活力帶來了新機遇,與之而來的還有對于金融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新需求和新課題。

在“陸九條2.0”中,也對金融科技專項人才提供了服務政策,比如建立金融城重點金融科技企業人才服務體系,整合市場資源,引入業界專家評審機制,對優秀創業項目提供半年時限免費的辦公空間和員工宿舍;整合各類人才公寓資源,建立高管和骨干人才的入住的快速通道;整合各類醫療和保險資源,建立高管就醫的綠色通道,推動金融城企業獨享的“員工及家人健康關愛計劃”早日實現對重點金融科技企業的全覆蓋。

“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最優的金融科技生態圈。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圍繞提高企業的獲得感,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企業服務,推動形成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浦東新區區長杭迎偉表示。

標簽: 陸家嘴 金融城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