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全球百強創新機構發布 亞洲成為全球創新中心

時間:2018-01-30 11:50:16    來源:經濟日報    

科睿唯安公司25日發布《2017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數據顯示亞洲在2016年以微弱差距惜敗北美之后,2017年又重新奪回全球創新中心地位。“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每年發布一次,綜合考量研發實力、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商業成就等因素,遴選出全球最具創新活力的機構。從今年的報告中還可看出,各大創新機構更加傾向于投資那些獨創性的發明——這些發明的相關專利已經成功商用并具備廣闊的商業前景。

全球百強創新機構發布 亞洲成為全球創新中心

《2017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中,85家機構繼2016年后蟬聯榜單,6家機構首次上榜。

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繼2014年、2016年上榜之后,此為第三次登榜,再次驗證其創新實力。作為臺灣地區最具創新活力的科技研發與服務機構,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繼2014年之后,第二次上榜。作為全球電子制造產業的龍頭企業,鴻海科技集團首次上榜,依托于持續的研發投入,該集團在消費電子、機器人與自動化、光電子、精密機械等眾多領域實現了全面開花。

今年的百強創新機構分布于亞洲、北美、歐洲的12個國家/地區,共有45家亞洲機構上榜,同比2016年提升15%,其中既有本田汽車公司、小松集團、三星電子、豐田汽車公司等長期入選榜單的老牌創新機構,也有富士電機、鴻海科技集團和日亞化學這樣的新晉機構。《2017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中,亞洲機構從各個指標的維度來看,均全面超越其他地區。這表明與其他地區的百強機構以及未上榜的機構相比,亞洲的創新機構能力更為突出,他們正在更加積極地探索創新成果的全球商業化之路,正在創造影響力更為深遠的創新成果。

北美地區緊隨其后,共36家機構上榜,除了蘋果公司、雅培公司、波音公司、微軟公司等老面孔之外,臉書、莫仕、西部數據等公司也在今年首次上榜。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以及2016年,北美曾經超越亞洲領跑榜單,而在2017年,北美則又一次輸給了亞洲。具體來看,在美國國內,硅谷依舊占據美國創新中心地位,中西部地區則超過東部地區,縮小了與西部地區的差距。而位于中西部地區的全球百強創新機構絕大多數都來自于芝加哥。

歐洲的上榜機構呈下滑趨勢,從2016年的22 家下滑到2017年的19家。具體來看,75%的歐洲上榜機構來自法國、德國和瑞士,而這三個國家中又以法國上榜機構最多。然而,今年從榜單掉落的三家歐洲創新機構均來自法國:法國石油與新能源研究院、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以及汽車供應商法雷奧集團紛紛落榜,導致歐洲上榜機構數量下滑。

從不同行業看,在智能設備和物聯網持續井噴式發展的推動下,硬件和電子行業的上榜機構數量增長了 17%,從 2016年的29個增長至2017年的34個。莫仕、西部數據和鴻海科技集團是該領域的新上榜機構。

在航空和國防行業,波音公司的發明數量與該領域排名第二的賽峰集團相比,遠超對手 131%,毫無疑問再次成為行業領袖。波音公司的創新數量占據航空和國防行業前十強機構創新總量的四成。

化學制品行業在2016年僅有9家機構上榜,2017年則增至12個。3M公司、阿科瑪集團、陶氏化學、杜邦公司、日東電工和信越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等老牌創新機構繼續蟬聯,旭硝子、三井化學、日亞化學和東麗公司新登榜單。

汽車行業上榜機構的數量有所下滑,2016年有9家上榜,2017年僅有7家。

數據表明,全球百強創新機構雖然在專利申請增長率方面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在創新商業化方面卻優勢明顯,而這是衡量創新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總體來看,在過去五年間,全球的專利申請量增長了11.9%,其中,全球百強創新機構的專利申請量僅僅增長了2.4%,但是,全球百強機構的專利授權量卻增長了5.7%,專利授權增長率是未上榜機構的1.7倍。

科睿唯安是全球領先的智能信息服務提供商,今年是該公司第七次發布《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數據來源是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DWPI),以專利總量、專利授權率、全球化以及影響力作為指標進行甄選分析,最終形成“2017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榜單。

“2017年全球創新百強機構發布暨知識產權與創新研討會”近日在廣州召開,由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與科睿唯安公司共同舉辦,廣東省知識產權局領導、廣東省內重點企業知識產權負責人、科睿唯安專家等100多位與會嘉賓對“2017年全球創新百強機構”榜單進行了研討。(記者 佘惠敏) 

標簽: 全球 亞洲 百強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