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加快構建與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目標任務相適應的教育評價制度

時間:2020-10-16 08:30:47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這是首次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教育評價改革文件,凸顯了教育評價在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新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教育評價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評價直接影響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影響學校的辦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評價還深刻影響全社會的教育觀念,進而影響家庭的教育選擇,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塑造了一個時代的教育生態。正是基于評價的極端重要性,教育評價被譽為教育的“指揮棒”。“指揮棒”作用發揮好了,教育事業發展就能沿著正確方向前行,否則將可能導致教育資源的錯配,甚至將教育引向歧途。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在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方面作了許多探索,取得積極進展。但在教育評價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學校片面地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以升學率評價學校、以發表論文數量評價老師,重結果評價輕過程評價,評價方法不夠科學,對評價結果重視不夠等。總的看,教育評價還沒有很好地體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導向,評價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強化教育國家使命等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加快構建與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目標任務相適應的教育評價制度,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勢在必行。

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是一項戰略性任務,同時也是一項復雜而具體的工作,關鍵在于壓實責任,敢于碰硬。一方面,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在干部選任考核、學校評價、重大項目安排等各項工作中,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不再簡單地以升學率考核學校、考核干部。另一方面,各級各類學校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將立德樹人擺在學校工作的中心位置,資源配置、教師評價等工作都要突出人才培養這一中心,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圍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構建學生評價體系,不再簡單地以分數考核老師、評價學生。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教育評價研究,遵循教育規律,注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科學的測量手段,探索簡單可靠的教育評價方法。

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有《總體方案》的系統謀劃,有各地、各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努力,有全社會的共同支持參與,我國教育評價改革一定能夠邁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績,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朱之文,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標簽: 教育事業 教育評價制度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