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解讀 > 正文

小紅書近期啟動新一輪“虛假營銷”專項治理 封禁若干虛假營銷品牌

時間:2022-01-11 14:08:5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據報道,為響應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的“清朗”專項行動,小紅書近期啟動新一輪“虛假營銷”專項治理,繼首批封禁29個涉嫌虛假營銷的品牌后,第二批治理封禁了39個涉嫌虛假營銷的消費品牌、線下機構和商戶。媒體實測發現,用戶在小紅書站內搜索這些品牌或機構時,搜索結果頁面顯示“該品牌涉嫌違規營銷,相關內容不予展示”。

一段時間以來,相關網絡平臺流量造假、虛假營銷、網絡水軍問題相互勾連,損害網民合法權益,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此番中央網信辦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專項行動,分環節治理刷分控評、刷單炒信、刷量增粉、刷榜拉票等流量造假問題,持續整治網絡水軍亂象,堅決查處涉網絡水軍信息、賬號及相關操控平臺,意在重拳治亂,還網絡空間予清朗。各平臺積極響應“清朗”專項行動,采取措施打擊流量造假、虛假營銷、網絡水軍,正在形成網絡生態治理的合力。

小紅書封禁多家涉嫌違規營銷的品牌,體現了平臺企業履行“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治理責任的努力。此輪“虛假營銷”專項治理有兩大亮點,一是封禁的涉嫌違規營銷品牌中,不乏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封禁行動充分顯示了平臺嚴厲打擊“虛假營銷”的決心。二是治理范圍從線上擴展至線下商業實體,從消費品品牌擴大到線下機構和商戶,且后續治理范圍將覆蓋更多不同類型的線下商戶,表明平臺治理力度不斷加大,精細化治理水平不斷提高。

近年來,相關職能部門部署開展、平臺企業積極參與網絡生態專項治理,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共識。首先需要明確,網絡生態治理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參與,既需要監管與行業高效聯動,也需要行業互聯互通,共同落實主體責任。以打擊流量造假、虛假種草、網絡水軍為例,此類問題積重難返,主要在于其生長的灰色地帶沒有完全廓清。監管與行業有效互動,共同找出癥結所在,進而完善法律規章、明確底線標準,網絡灰黑產業鏈才會失去生存土壤,行業發展才能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有序健康發展正軌。

其次,網絡生態治理是個長期工程,需要整體的治理構架和持續的治理行動。流量造假、虛假種草、網絡水軍等問題廣泛存在于網絡空間,并通過不斷轉移陣地、變化形態蔓延滋長,污染網絡土壤,影響網絡生活。要真正實現“標本兼治”,需要監管、行業、平臺走出“頭痛醫頭”思維局限,摒棄“亡羊補牢”的打補丁觀念,尋求系統解決辦法,包括加快技術迭代升級、強化網絡安全人才系統培養,等等。

再次,網絡生態治理需要廣泛的社會參與,既要重視用戶增長,更要重視用戶成長。目前網絡造假主要通過兩個路徑進行,一是造假團伙通過平臺漏洞進行非法網絡攻擊,二是通過操控賬號的方式進行造假,因此對用戶的普法教育越來越重要。要讓廣大用戶認識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上網行為須嚴格守法,有償參與“虛假種草”、充當水軍等已涉嫌違法甚至犯罪。用戶還要不斷強化網絡安全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防止個人賬號被他人操控和利用。(郭海英)

標簽: 小紅書 虛假營銷 網絡水軍 網絡平臺流量造假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