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原創 > 正文

南京老城改造引入兒童創意 同建“畫中”理想家園

時間:2020-08-14 16:3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將城市未來小主人的“腦洞”創意大膽引入城市建設,改變“千篇一律”的社區樣式,這是古都南京正在嘗試的一項“社區設計師”計劃。

從美術課習作“我的家園”里激發改造設計靈感、從語文課的小作文里尋找交通安全盲點、大中小學生暑期調研“理想家園”……從2019年南京開始啟動的“社區設計師”計劃,通過“問計”小學生、大數據分析居民出行軌跡等方式匯集金點子,當地老舊小區改造正刮來一股“童趣”旋風。

作為海內外知名的六朝古都,南京城區內新舊建筑參差,極具特色。每個小區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和生活習慣。“問計”小學生,“探秘”老居民……“畫中”的理想家園正不斷躍然紙上,走進生活。

令居民們感到驚訝的是,這些習慣謀劃“高大上”建筑的設計師們,并沒有立刻設計動工,反而頻頻與居民座談。在這群“原住民”中,小學生的意見,卻意外地合適。

“我們注意到,作為在社區中活動最頻繁的成員,小學生的觀察和視角獨特,對生活環境的理解和感觸也很深,孩子們正是我們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最容易忽略的重要‘客戶群’。”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規劃師、研究員級城市規劃師湯蕾解釋。

作為南京姚坊門宜居街區建設的主要負責人,湯蕾參與了該項目改造的全過程。

據其介紹,位于南京城郊結合部的姚坊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有著老小區普遍的問題和特點:房體滲水、道路破損、綠化不足、亂停亂放和私搭亂建嚴重等,居民有2萬余人,外來人口和老齡人口居多。

“很多人問,設計師介入老舊小區改造,和傳統改造會有什么不同?”湯蕾認為,最大的不同在于,先期花了大量時間了解居民的需求。

“與過去政府部門定項目、設計師按要求畫圖、施工單位按圖索驥不同,這一次我們采用了共同締造的方式,前期組織了多批次的小區居民座談,提前與大家溝通,了解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和困難。此外,設計師們還走進校園,鼓勵小學生們畫出自己理想中的家園,了解孩子們的需求,從中尋找靈感;帶著大中小學生走進社區走訪,讓最了解居住環境的居民們來發現問題,與設計師共同找出解決方案。”湯蕾說。

大數據“勾畫”居住行:盡顯細節溫暖

大數據技術、智能分析也被應用到居住行的改造當中來。

“在這次改造中,我們首次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勾畫’居民的日常行為,借此了解一些無意識、深層次的居住出行需求。”湯蕾告訴記者,比如居民一天的出行軌跡、習慣性選擇路徑、小區內外的分時段熱力圖等。”

通過對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很快找到社區內生活、交通便利與否的癥結所在。有趣的是,大數據反應的痛點、堵點往往與小朋友們的創意一拍即合。

湯蕾特別提到,在這次疫情期間,項目組嘗試使用二維碼掃碼答卷的形式向居民進行小區改造調研,征集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

“疫情給居民帶來了新的需求,人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關注‘十五分鐘生活圈’的完善度,超市、藥店、快遞柜等公共設施成為疫情期間居民賴以生活的重要供給來源。而小區物業的重要性,也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印證。這些需求都在社區規劃和相關部門得到了重視,并進一步考慮完善。”湯蕾稱。

除了融入小朋友的小創意,老年人的“小難題”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關鍵問題。

“舊城區內的老舊小區往往老年居民比較聚集,如何發現老年人的生活‘痛點’,大數據、軌跡圖和面對面問卷調查起到很大的作用。”湯蕾介紹,“在經過允許下,我們實時跟蹤了多個居民,描繪出全天活動軌跡,從中找出活動高頻區,作為植入城市功能的關鍵點。”

湯蕾舉了幾個例子,比如,大型社區中,老人對于社區服務中心使用頻次較高。那么,服務中心所處的黃金平衡點需要仔細考量。同時,在沿途設置舒適的公共廁所和休息點就十分必要。

另外,老舊小區一般沒有電梯,是否增加電梯需要平衡各方意見。一方面,如果增設外加電梯,需要平衡一棟樓里所有住戶的意見和需求;另一方面,如果暫時無法定奪,可以先考慮每隔一段樓層增加一些折疊座椅供老人休息,完善人性化的細節。

對于這種新穎的改造模式,南京市建設工程專家庫評委、高級工程師劉勤認為,這是南京一次非常好的嘗試。

“業主是老舊小區整治工作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整治方案多征求民眾意見,整治全過程接受民眾監督,整治結果交給民眾來評價,讓關心自己小區整治的居民有效地參與進來,才能共同打造屬于自己的美好家園。”劉勤說。

如今,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無數城市“老破小”煥然一新,不少甚至成為網紅打卡地。在當地,有一處最受攝影愛好者歡迎的拍攝角度,是從一條名叫西橋的老巷子。在這條穿越古今的走廊,可以看到震撼現代的“紫峰魔幻照”,還有“梳頭洗臉”煥新顏的“斑駁”古巷。

只要找準角度,在西橋,充滿歷史感、煙火氣的居民樓和直插云間、現代感十足的新建筑,會完整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中。這正是南京老城改造的眾多成果之一。

據統計,為滿足市民的需求,自2016年南京市啟動整治老舊小區民生工程以來,該市主城六區已有超過910個小區獲得改造出新。(完)

標簽: 南京老城改造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