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特別關注 > 正文

天天熱文:生態環境部:最嚴執法手段保障環境質量改善

時間:2022-10-21 16:09:08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資料圖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世昕 張國 胡春艷 王鑫昕)今天上午,在黨的二十大記者招待會上,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翟青說,過去十年,新環保法“長牙”,環保部門也用最嚴的執法手段保障環境質量改善。

翟青說,環保部門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志性戰役,堅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發現問題、督促整改。

他舉例說,2017年以來,環保部門連續5年統籌5萬多人次,用時1300多天,在京津冀以及周邊等重點區域壓茬開展的105個輪次的監督幫扶,累計檢查了超過210萬個點位,推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超過28萬個,重點區域大氣質量持續改善。

在河湖治理方面,生態環境部從2018年年底開始試點開展入河、入海排污口的排查。在2300多架無人機遙感排查的基礎上,從全國抽調4600余人,分成了1263個工作小組,沿著岸線累計行程超過了18萬公里,共排查出6萬多個排污口,是之前掌握數量的30倍?!翱朔芏嚯y以想象的困難?!钡郧嗾f。

翟青說,2015年新環保法實施以后,環保部門累計查辦重點案件超過17萬件。

翟青還提到,環保部門推動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之間的銜接。2016年、2018年分別嚴肅查處了兩起典型的環境質量數據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刑事責任,這在生態環保的歷史上是第一次,有人因為數據造假被判刑。“這極大地發揮了震懾作用。”翟青說。

近年來,環保部門在執法中廣泛應用了衛星遙感、無人機、無人船、移動執法等一些先進的技術裝備,提高了環境執法隊伍發現問題的能力。

環境執法還著力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環境問題。環保部門連續4年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完成了全國2804個飲水水源地10萬個問題的整治,提升了涉及7.7億人的飲用水環境保障水平。

標簽: 環保部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