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塑造健康灣區” 深圳多角度深化深港澳醫療合作

時間:2019-02-21 09:12: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題:“塑造健康灣區” 深圳多角度深化深港澳醫療合作

中新社深圳2月20日電

作者 徐曉美 深衛信

“塑造健康灣區”,是在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中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愿景。

資料圖:香港夜景。王東明 攝

資料圖:香港夜景。王東明 攝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深圳在深化深港澳合作,構建國際一流整合型優質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全球一流健康城市,推動中國“三甲醫院”評審走向世界的路上不遺余力。

《規劃綱要》要求“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支持港澳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主體在珠三角九市按規定以獨資、合資或合作等方式設置醫療機構,發展區域醫療聯合體和區域性醫療中心。”

在深圳,這樣的合作已經初具雛形。

推行“去行政化”、“去編制化”改革,實行管辦分開、政事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經過6年多的發展,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在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和深化深港醫療衛生合作等方面開展了積極和卓有成效的探索。該院成為中國內地首家獲得澳大利亞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ACHS)認證的醫院及深圳市最年輕的“三級甲等”醫院。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透露,未來醫院希望融合國際醫療健康認證和“三甲”評審,推動中國醫院評審標準走向國際。

通過深港合作打造公立醫院改革范本的同時,深圳也大力鼓勵社會辦醫,包括港澳資本來深辦醫。

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已有8家港資獨資醫療機構。深圳目前選定7家公立醫院、香港選定2家醫院兩地病人轉診試點工作。同時,自2015年10月起,移居內地的香港長者可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港府資助的醫療券支付基本醫療服務的費用。

在加強醫療衛生資源合作的同時,近年來,深圳中醫藥健康產業積極“借腦”港澳經驗,每年在港深舉辦“深港中醫藥論壇”,組織開展紀念世界傳統醫藥日及深港學術研討等活動。

中醫藥合作也是健康灣區的重要組成。去年,深澳中醫藥創新研究院正式落戶。此外,香港理工大學已在深圳建立研究院及產學研基地,設立深圳市中藥藥學及分子藥理學研發中心。深圳市中醫院也與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開展中藥制劑研發合作。

人才是醫療衛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而其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成為“準醫生”的必修課。在深圳這些“準醫生”還有機會體驗“港式”培訓。

例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上采取中英文雙語帶教模式,提供與香港大學、香港瑪麗醫院共享的視像鏈接平臺,對于優秀的住培醫師,還可到香港學習,開闊視野。

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日益緊密,未來,如何共同應對傳染病等公共衛生議題,也是一項考驗。在傳染病防控方面,粵港澳正在組建防控聯合體共同“出擊”。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介紹,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正在創建國家結核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擬組建結核病防控聯合體。

在面對新發傳染病方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還將聯合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共同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新發重大傳染病應急防治醫學研究中心”,同時,聯合粵港澳大灣區的28家醫院、防控機構、高等院校,作為中心的核心單位。共同建設灣區重大新發傳染病預警、應急和精準救治平臺,實現數據和技術共享;推進重大新發傳染病防控研究人才的聯合培養、培訓與交流等。

此外,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澳門衛生局建立了深港深澳傳染病疫情信息定期交流制度,每月交流法定傳染病疫情報表和相關信息,跨境個案和重大傳染病疫情及時通報;深港兩地建立了災難信息和救援信息互通機制。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