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貴州沿河“督戰合力”攻堡壘 高原山鄉未來值得期待

時間:2020-09-14 09:53: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戶一袋裝檔混亂、環境衛生差、醫療報銷比例未達到標準……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后坪鄉,市駐鄉脫貧攻堅督導組工作人員陳剛每天都要將當天進村督導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并形成一份問題清單反饋給鄉鎮。

地處貴州東北部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是貴州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目前剩余貧困人口6417戶20323人。為了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今年以來,包括銅仁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在內的22名市級領導分別掛牌督戰沿河22個鄉鎮,從全市已退出區縣和市直部門抽調選派參與過督導和熟悉脫貧攻堅工作的95名干部,進駐沿河開展脫貧攻堅督導工作。

“督導組每天的工作就是走村串戶找問題,住房、醫療、教育、產業、基礎設施,任何一項都不能落下。”陳剛說。到了脫貧攻堅決戰階段,扶貧干部的工作可以說是精雕細琢,現在好比“產品出爐”,必須得一點一點拋光打磨。督導組工作人員冉茂寶說,問題絕對不過夜,現在就是搶時間。

后坪鄉地處沿河最北端,距離縣城178公里,過去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單一。如今,有著“紅軍入黔第一鄉”之稱的后坪,干部群眾為打贏脫貧“翻身仗”激戰正酣。鄉黨委書記張鵬說,當前80多名扶貧干部在一線“作戰”,督導組進駐之后又提升了集體戰斗力,現在督和戰已經形成合力,隨著交通、人居環境等條件逐步改善,加上產業遍地開花,后坪這個高原山鄉的未來值得期待。

在沿河縣黃土鎮沙坪村,駐村第一書記肖玉葉一直為產業奔走。沙坪村全村176戶77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230人。村里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將部分財政扶貧資金入股到一家比較有實力的白茶公司,讓茶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村民分紅,從而形成長效的穩定增收機制。

肖玉葉說,督導組可以在產業等方面及時發現問題,存在問題的村根據反饋情況及時調整,為脫貧摘帽贏得了時間。

產業發展起來之后,山鄉綠了,村民富了。2019年,一家白茶公司到沙坪村發展了200畝白茶,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栽種、管理、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工,村民在茶葉基地上班,每天能拿到90元工資。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方玉花一家5口人,過去由于缺技術,家庭經濟收入門路不多。自從村里發展了白茶,她就有了家門口務工的機會,一年下來務工收入大約1萬元,并且可以兼顧家庭。

記者 汪軍

標簽: 督戰合力 高原山鄉 后坪鄉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