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財政廳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大力支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區域發展格局,努力解決全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加大對市縣轉移支付力度。堅持“控省級、保市縣”,加大對市縣特別是“一帶一區”轉移支付力度,向“老少邊窮”地區和基層傾斜,大力縮小區域財力差距。2016—2019年,省財政對市縣補助15058億元,年均增長10.6%,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幅3.8個百分點。其中,安排“一帶一區”補助9719億元,年均增長12.4%,高于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幅5.6個百分點。2019年,安排“一帶一區”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資金2848.5億元,占其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67%。省級轉移支付有效縮小區域財力差距,2016—2019年,“一帶一區”人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幅達8.8%,高于珠三角核心區年均增幅3.5個百分點。
——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財力水平。出臺實施均衡性轉移支付制度,政策導向由激勵型向保障型轉變,政策范圍由60個縣(市)擴圍至86個縣區,實現全省財力困難縣區“全覆蓋、廣受益”。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支持縣級提高“三保”保障水平,獎勵地級市改善縣級財力均衡度,加強縣級財政管理和提高管理績效,并對剛性支出壓力大的地區“點對點”精準支持。完善財力薄弱鎮(鄉)支持機制及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加大補助力度,“點對點”精準保障“一帶一區”鎮(鄉)“三保”支出。
——加強對重點項目和薄弱領域支持。用好債券資金支持重點項目建設,2016—2020年,累計安排“一帶一區”新增債券額度2968億元,用于交通等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建設,增強其發展動力。支持產業園建設和產業共建,2013—2017年,省財政安排145億元,重點支持產業園提質增效。大力支持鄉村振興,從2017年起,省財政計劃10年投入約1600億元,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短板。深入開展涉農資金整合改革,2019年,市縣可統籌涉農資金同比增長35倍,達到133億元。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自2016年起,省財政統籌583億元支持省內實施增收脫貧工程及兜底保障工程,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累計近160萬相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90%以上的相對貧困村達到出列標準。
——實施差異化精準支持。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出臺7個重點領域28項財政措施,通過“人才集聚、資金過境、債券聯動、平臺互通、民生共享”五個支持舉措,積極推動大灣區要素自由流動。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廣州“四個出新出彩”行動,2016—2019年,安排705.9億元實施廣州體制結算補助,給予南沙、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和珠海橫琴專項補助,促進重點平臺加快發展。支持東西兩翼沿海經濟帶產業集聚,累計安排94億元落實“一帶一區”地級市新區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政策,支持重點產業和平臺建設。支持汕頭、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廣湛高鐵、廣汕汕高鐵涉及“一帶一區”地區的省方出資全額由省級承擔。支持北部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將財政補償與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結果和生態保護成效掛鉤,實施范圍由26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擴大至48個生態發展區縣全覆蓋。2018—2020年,省財政投入722億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資金分配向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較重的生態發展區傾斜。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支持力度,出臺老區蘇區和民族地區若干財政支持政策,2019—2020年,省財政新增安排老區蘇區振興發展財政補助資金291億元,補齊發展短板。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提高全省特別是粵東西北地區的民生保障水平。2016—2019年,全省民生類支出合計4258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七成,其中投入公共安全、公共教育等10項基本公共服務資金達到35367億元。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2018年,制定了全省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將8大類18項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確定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從2019年起,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7項事權調整為統一分檔并明確各自比例,按照“一核一帶一區”功能定位將市縣精細劃分為四檔,總體比原政策平均提高約10個百分點,確保全部地市獲益。統一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標準,從資源共享、制度對接、待遇互認、要素趨同、流轉順暢、城鄉統一和指揮協調等方面入手,努力破除行政區劃、城鄉二元體制的限制和障礙。在區域方面,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提高粵東西北地區特別是基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財政保障能力,2020年,省財政安排對市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及債券轉貸支出4495.72億元,占總支出的66.5%,并向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基層傾斜。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