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網絡吸引客源引流拓客疑似被騙 近萬做推廣半年只賺60元?

時間:2021-06-02 17:14:12    來源:浙江廣電總臺《小強在線》欄目     

杭州有一位吳女士給我們打來電話,她是做產后修復的,在杭州有一個門店。最近呢,她通過網絡吸引客源,她說有一家網絡推廣公司專門找到她,說可以幫助她來做這個事情,她花了8000塊錢委托這個平臺幫助她拓展客源。但是,半年的時間下來,她已經花了8000了。就是通過這樣的一個渠道,她拉過來的生意也就60塊錢。我們來看看。

吳女士表示,“這8000塊錢花下去半年的時間,引流過來的這些客戶,算下來只消費了60塊錢。我覺得這個價值太不值得了。”

吳女士在杭州濱江開了一家產后修復的門店。去年12月有一個名叫河貍家的平臺銷售找上門,希望能和她合作。

吳女士說,“他們和天貓、淘寶都有合作,然后把平臺的客流量可以帶到店里來。”

平臺可以幫忙引流拓客,這讓吳女士心動不已。沒過幾天,吳女士便入駐了平臺,并且繳納了8000塊錢,簽署了一年的引流協議。但是半年下來,卻沒有什么效果。

吳女士說,“剛才后臺看了一下,八單,其中有五單是他們自己刷的單。”

在吳女士提供的后臺預約信息看到,大部分預約客戶的用戶名都是小河貍加上一串數字,且只有一單消費了49元,其他四單一共消費1毛錢。和吳女士有相同經歷的,還有一位在濱江做理療美容的陳女士。

陳女士說,“花了1萬塊錢,然后過了半年時間,就給我引流進來六個單,其中有五個單是小河貍里面的內部人員的單,還有一個是0元單。”

在吳女士和陳女士看來,花8000多引流客戶,這樣的成績單顯然不滿意。當我們翻開了兩位當事人簽署的引流合同,卻發現雙方其實對引流效果并沒有做任何數據約定,也就是說,什么樣的成績算合格沒有定論。

記者問吳女士,“當時有沒有給你什么承諾?”

吳女士表示,“當時給我們的感覺是有很多的客流引進,是這樣的。”

記者接著問,“具體數字在口頭上沒有明確告知你嗎?”

吳女士回答,“具體數字只有一個大概。”

記者又問,“為什么連具體數字都沒有,你就把合同簽了?”

吳女士說,“也是出于對平臺的信任吧。”

陳女士對記者說,“簽合同的時候跟我說,保證引流70到80個客戶。”

記者問,“這是口頭承諾嗎?”

陳女士回答,“對對對,基于這份信任我就簽了。”

事實是否如此呢?為了進一步核實情況,我們來到了河貍家在杭州的分公司,負責人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后續一位河貍家平臺的媒體對接人給我們打來電話做了解釋。

河貍家平臺媒體對接人說,“當初對接的小二,由于離職了,所以后期對接不是特別順暢,內部流程上,可能有稍許的不順當。”

記者問對方,“當時小二有告知商家嗎?因為商家跟我反饋是當時承諾一年60-70個引流,他們才簽的這個合同。”

河貍家平臺媒體對接人回復說,“這個肯定是會有溝通的,線下肯定不會說,我保證能夠引到100個或者1000個。這個肯定不會承諾的。”

對于吳女士的情況,平臺給出了方案。“我們派了新的小二去幫助商家。另外一個方案是,她們看到這個情況,堅持要退入駐的費用,所以我們已經把錢退給她們了。”

當事人反饋的問題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案。不過對于吳女士反映的,發現有預約客戶都是小河貍的名字,對于這個情況,平臺方否認這是刷單行為。

河貍家平臺媒體對接人表示,“我們所有的顧客在后臺顯示都是以小河貍開頭的。”

記者追問道,“但是她給了我幾張照片,里面有幾個客戶的名字,不是小河貍的,是他們自己的網名。”

河貍家平臺媒體對接人解釋說,“用戶可以自己修改名稱。還有一種是本身在我們公司有用戶名,但凡自己沒有改過或者沒有注冊名的,都是以小河貍開頭的。”

截止發稿前,我們收到了兩位當事人的反饋,正在和平臺走退款流程。我們也再次提醒,目前有越來越多線上引流平臺出現,雙方在簽訂合同時,最好能夠約定效果數值。

標簽: 線上引流 平臺 拓客 推廣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