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重慶首例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調查

時間:2017-12-13 11:16:53    來源:法制日報    

城鎮、在職職工,這是當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必要條件。

農村、無固定工作,這是目前農民工群體的基本特征。

然而,看似無法產生交集的兩者卻在重慶市豐都縣找到了契合點:2017年8月底,隨著首批農民工住房公積金貸款發放,標志著豐都縣試點的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工作駛上快車道。

重慶首例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調查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培養好孩子”,表達了當前住房公積金無法惠及的廣大農民工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而豐都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工作為這種樸素的心愿插上了翅膀。

有法學專家認為,這一試點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國民生法治保障體系。

公積金貸款買房節省7萬多

“我一個普通的農民工都能在縣城用公積金買房子了!”

8月29日,在豐都縣首批農民工住房公積金貸款發放暨房屋交接儀式上,原本未安排發言的24歲的農民工劉某跑上前,搶過話筒。

樸素而真切的話從這名90后小伙口中傳出,沒有一絲突兀,引來了在場群眾的笑聲和掌聲。

劉某是豐都縣羅山村人,別看年紀不大,卻已經在各地摸爬滾打了6年多,目前在外地做施工員。在農村,24歲也早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考慮到長期在外地打工不是個辦法,加上奶奶一人在家無人照顧,去年,劉某萌生了回家工作生活的愿望。

在一次與親戚的閑聊中,劉某無意中得到了這樣一條信息:豐都縣出了一條新政策,農民工也可以用公積金貸款買房,而且政府還有補貼。

住房公積金不都是有長期固定工作單位才可能繳納的嗎?劉某起初有所懷疑,申請條件會不會很高呢?

一頁“咱們農民工也能辦理住房公積金啦”的宣傳卡片解除了他所有的疑問:凡是豐都籍農民工均可自愿參加公積金繳存和買房貸款,多繳多貸,少繳少貸,隨時參加和退出,所繳款項按照國家規定的固定年息給付。

連續繳滿6個月后,劉某用公積金貸款30萬元,購買了一套82平方米的新房。

劉某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每月還款1700多元,待20年還清后,比商業貸款節省7萬多元。

記者在劉某購房的小區得知,成為該小區業主后,孩子可以就讀位于附近的豐都縣最好的小學。

截至目前,豐都縣農民工住房公積金共辦理2300余人,目前已有200多戶農民工與樓盤簽訂了購房合同。

試點一年未出現一例斷繳

“除享受低息貸款外,購房所需的契稅先征后返,縣政府每平方米還給予150至200元不等的補貼,有的開發商還會再優惠。”談及農民工公積金貸款的好處,豐都縣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蔣小川說。

農民工公積金貸款不僅優惠多多,提出申請也是簡單且容易辦理。根據繳存細則,凡是豐都戶籍的未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農民工都是本次試點的適用對象。不超過60歲的男性以及不超過55歲的女性,只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均可提出申請。

“身份證、戶口本以及村委會開具的外地務工證明、收入證明,這就是申請所需的所有材料了。”在豐都縣行政服務大廳專設的“農民工公積金”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與普通的城鎮職工住房公積金不同的是,用人單位繳存的那部分須由農民工個人繳存,繳存數額也是有規定的:按照當前標準,月繳存最低僅需140元。

“實際上,大部分農民工每月只需要繳存200至300元,在連續繳存6個月后即可貸款,貸款額度就是公積金賬戶余額的25倍。”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說。

針對農民工無固定繳費單位的現實問題,豐都將國有企業興豐公司作為繳費平臺,解決了農民工繳費難問題。

以4.9%的商業貸款年利率和3.25%的公積金貸款年利率為準,貸款40萬元為例,公積金貸款10年節省3.7萬余元,20年節省超過8.3萬元,貸款30年則節省13.7萬余元。

實際上,參加繳存也無需有后顧之憂:如果最終沒有辦理公積金貸款,繳存的金額可一次性提取,并且繳存的公積金利息免征利息稅。繳存人死亡后,也可由繼承人提取公積金。

當然,辦理公積金貸款后,如果連續停繳公積金3個月以上,且連續3期未正常償還貸款的,借款人將按商業貸款利率標準支付利息。

由于農民工工作相對不穩定,對于可能存在的貸款斷繳問題,豐都縣從政策宣傳上要求連續繳存,同時貸款后可適度申請降低月繳存額,降低繳存和還款壓力。

對此,中國農業銀行重慶豐都支行行長張俊表示,除了對貸款人加強誠信教育外,均留有貸款人能夠聯系上的固定電話,保持溝通暢通。

“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一例斷繳。”蔣小川說。

或將非農戶口納入試點

2016年10月,經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批準,豐都縣正式開展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工作。

試點工作為何放在豐都這樣一個當初還屬貧困縣的地方?記者在豐都縣政府找到了答案。

2016年2月2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四川省眉山市召開支持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房工作座談會。參會后,在重慶市國土房管局鼓勵支持下,豐都縣在引導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房安居進行了調研探索。

在對近三年開展的農民工專項調查和對全縣商品房購房人員的統計分析后,豐都縣發現:居住商品房的消費主體基本都是本縣人;2015年后,縣城的購房主體轉變為進城農民和農民工;83%外出務工人員有意愿回豐都購房。

“基于這些,引導農民工和農民進城購房安居就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豐都縣縣長羅成說。

隨后,豐都陸續開展了推進土地復墾、地票交易,增強農民購房硬實力;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增強政策吸引力;力促企業讓利;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等強力措施。

萬事俱備,在與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銜接,共同開展調研和試點方案制定之后,豐都縣成功獲準開展試點工作。

目前,各地對農民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政策理解和具體執行的情況不盡一致,大體上分為強制繳存政策、一定條件下的強制繳存以及鼓勵繳存、逐步覆蓋三種情況。

浙江省湖州市政府出臺辦法,強調包括非公企業在內的所有單位,包括農民工在內的所有職工,都要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安徽省蕪湖市發布辦法規定進城務工農民個人申請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堅持本人自愿繳存的原則;山西省發布實施意見提出將住房公積金制度逐步覆蓋到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農民工。

對比其他省市相關舉措,豐都縣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試點不僅規避了強制性政策帶來的爭議,賦予農民工更多自主選擇權,而且跳出農民工與工作所在地及所在企業的從屬關系,農民工可在戶籍所在地自主選擇繳存與否和繳存多少,最大限度滿足了不同農民工的個性化需求。

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副教授曾令健表示,將無固定工作的農民工朋友納入公積金的覆蓋范圍具有舉足輕重的政治、社會、法律意義。

“在民生保障方面,是確保農民工實質性地享受改革開放和社會建設成果的有力機制;在城市化建設方面,是接納農村人口、促進城市化進程的助推器;在社會治理層面,是維系社會秩序、加強社會穩定的安全閥。更為重要的是,在法治建設層面,目前的試點極可能是為完善我國公積金制度的重大嘗試和突破口,從而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我國民生法治保障體系。”曾令健說。

重慶工商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陳洪東認為,該項試點工作符合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的初衷,契合黨中央提出的新發展理念;有利于農民工的城市融入和社會認同,進而獲得更多就業機會與更大生存發展空間;保障和改善民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一項涉及社會建設諸多方面的綜合工程。

目前,豐都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對象必須是本縣農村戶口的居民,從執行情況及社會反響來看,部分非農且未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居民也迫切要求享受公積金政策。

因此,豐都縣正在調查和研究公積金政策覆蓋非農居民的現實性和可行性。談到下一步的工作時,羅成說,將推廣宅基地復墾和地票交易制度,增強農民購房實力;擴大農民工繳存住房公積金試點范圍;從立法上解決擴面問題、繳存平臺問題、使用便利性問題。

標簽: 重慶 首例 公積金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