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央行新規下月實施 將對掃碼支付進行分級管理

時間:2018-03-22 15:51:58    來源:洛陽日報    

移動支付的普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安全隱憂也困擾著大家。央行發布的《條碼支付業務規范(試行)》將于今年4月1日起實施,從額度、風險防范等多個方面對掃碼支付市場進行規范。

央行新規下月實施 將對掃碼支付進行分級管理

提供掃碼支付需“持證上崗”

二維碼支付自誕生之初便憑借其便捷的支付、較低的應用門檻備受客戶及商家青睞。但隨著其不斷普及,用戶資金被盜刷、手機掃碼中毒等亂象頻發。

新規的重點之一是強調業務資質要求。新規明確,支付機構向客戶提供基于條碼的付款服務時,應取得網絡支付業務許可;支付機構為實體特約商戶和網絡特約商戶提供條碼支付收單服務的,應當分別取得銀行卡收單業務許可和網絡支付業務許可。

洛陽師范學院商學院院長劉玉來表示,盡管二維碼支付早已延伸至日常生活的多個角落,但由于條碼支付的市場進入門檻較低,也引發了市場的無序競爭,帶來了一定風險。新規的實施、落實,將幫助消費者排除風險商戶,讓普通消費者可放心掃碼。

分級限額防范風險

新規將條碼支付分為靜態條碼和動態條碼。所謂靜態條碼,是常見于那些印在紙板上,放置于店面或攤位上的收款二維碼。而動態條碼,就是消費者付款時出示給收銀員的付款碼,是由手機隨機生成的。一般來說,“被別人掃”要比“掃別人”安全度更高。

業內人士表示,在一般情況下,支付交易安全驗證由低到高分為三類:靜態的普通密碼;數字證書、電子簽名或一次性密碼等;臉、指紋、聲紋這些生物特征。新規將二維碼的風險防范能力從高到低分為A、B、C、D四級,并指明了交易限額。

A級為動態條碼并需要包括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在內的兩類及以上有效要素驗證,不限額度。B級為動態條碼并需要兩類及以上有效要素驗證,可以不包括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在內,單日交易金額不超過5000元。C級為動態條碼且驗證要素少于兩類的,單日交易金額不超過1000元。D級是指用靜態條碼的,單日交易金額不能超過500元。

對日常掃碼消費影響不大

劉玉來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目前最常使用的,就是靜態條碼,也就是一些商戶的“掃一掃”。由于靜態條碼易被篡改,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因此這種交易方式的單日累計交易限額較低。

限額后,對消費者來說,會不會帶來諸多不便?相關據顯示,近兩年,主流支付機構每日條碼支付的95%以上都是500元以下的小額交易。換句話來說,500元的靜態條碼限額已覆蓋絕大部分使用條碼支付付款客戶的需求。因此,無論是對商戶還是消費者個人,限額對日常掃碼消費帶來的影響不大。同時,消費者可使用手機上的動態條碼進行付款,安全性能高于靜態條碼,且限制額度相對較高。

劉玉來同時提醒消費者,在掃碼支付前,應與商家確認二維碼是否正規、真實,對于一些個人建立的二維碼或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要盲目掃。同時,消費者在支付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密碼,以防信息泄露。(記者 戚帥華)

標簽: 將對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