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工信部將強化標準引領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 三大短板仍需克服

時間:2021-07-27 21:48:13    來源:通信信息報    

近期,工業互聯網領域密集迎來政策利好,包括:《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征求意見稿的發布以及百萬工業App培育行動等。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核心技術短板問題依舊存在。

政策助推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

當前,AI、大數據、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持續創新,并加速與制造業滲透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工業革命。主要工業國家紛紛提出了新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發展戰略,以工業互聯網和智能智造為核心,提出綜合性政策搶占新一輪工業變革制造高點。中國作為工業大國,在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也不小。

早在2018年6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就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并初步構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2019 年11 月19 日,工信部進一步印發了《“5G+工業互聯網”512 工程推進方案》,面向2022 年提出了“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目標和建設措施。近期,工信部、國家標準委又聯合編制了《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

這些政策將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潮中占盡先機,成為爭奪未來產業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抓手,更是凸顯了我國欲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大顯身手”的決心,對筑牢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激發“5G+互聯網”資源供給能力有重大意義。

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從前期的計劃,到近期的征求意見稿,一系列政策不斷助推工業互聯網升級與發展。但我國工業互聯網要想獲得突破性發展,還需直面核心能力、核心技術方面的短板。

首先,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形成一定規模和體系,但核心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例如,在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控制系統方面,幾乎被大型國際企業壟斷,歐美企業占據全球前50強的74%。傳感器、芯片等重要工業設施的關鍵技術方面研發也較多地追隨國外的腳步,性能方面創新不足。

其次,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不僅涉及內部設備,更多涉及的是與外部網絡和設備的互通。然而,當前的工業互聯網設備在互通接口上暫未形成統一標準,各大廠商“各自為營”,封閉性較強,開放度明顯不足,這將會影響物聯網的發展進度。

此外,工業互聯網建設與普及成本較高。在工業互聯網產業鏈發展過程中,工業設備數字化改造和數據聯網只是第一步,整個智能生產系統的建成,需要巨額資金成本以及漫長的時間成本。

各方助力,加速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

雖然當前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陣痛時期,工業互聯網技術發展也存壓力,但若能直面困難,也能為當下中國數字化轉型帶來重大機遇。

在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方面,應加強人才培養,尤其要注重復合型人才培養;各企業、各部門應加強研發的協同,著力突破工業互聯網領域核心芯片、智能傳感器等關鍵技術。

工信部發言人黃利斌近日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強化標準引領”。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總體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國家政策密集發力,使工業網應用落地提速,但要想獲得長足發展,整個產業鏈和相關企業的都需同步發力,克服困境、立志轉型。(盧臻)

標簽: 工業互聯網 G+互聯網 App培育 核心技術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