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民生 > 正文

養老金中央調劑22個地區受益 部分省份出現收支缺口

時間:2019-04-19 08:59:54    來源:新京報    

4月10日,《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發布。中國社科院預測,到2035年,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將耗盡。2019年,平均2個多繳費者贍養1個離退休者,到2050年,幾乎是1個繳費者贍養1個離退休者。

這是人口紅利逐漸縮小的副作用之一,因為中國的養老金體制是“現收現付”的,你以后能領到多少養老金,很大程度上要看將來的年輕人能交上來多少錢。

這樣的方式是上世紀90年代,中國養老金制度正式建立時確定的。那時有2000萬左右退休人員沒有繳納過養老金,他們的養老金由在職員工繳納的統籌賬戶來解決。

可人口紅利逐漸縮小,養老金光靠下一代,現在看來可能是不夠了。

2018年7月,中國建立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規定各地按比例上繳資金形成中央調劑基金,由中央再按離退休人數向各地定額撥付。

如今,養老金的壓力,要下一代分擔,也要地域間平衡。

根據財政部日前公布的2019年中央調劑基金預算情況,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福建、山東等7個省份,養老金繳撥差額最多,一共貢獻了1220.6億元;而遼寧、黑龍江、四川等22個地區(含新疆建設兵團)都屬于“受益”的一方。

這些“受益”的地區中,有一部分此前已出現養老金收支缺口。

數據顯示,2016年,青海、吉林、內蒙古、河北、湖北、遼寧6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而黑龍江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已經“穿底”,截至2016年底,累計結余為-232億元。

但此次養老金的調劑,不只是哪里虧損補哪里。

根據國務院此前發布的相關通知,養老金中央調劑涉及兩個計算公式:

某省份上解額=(某省份職工平均工資×90%)×某省份在職應參保人數×上解比例

(其中:上解比例2018年為3% ,2019年提高到3.5%)

某省份撥付額 = 核定的某省份離退休人數×全國人均撥付額

(其中:全國人均撥付額 = 籌集的中央調劑基金/核定的全國離退休人數)

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看出,上解額的多少與該地區的平均工資和在職參保人數有關;撥付額的多少,則只和當地的離退休人員數量有關。

雖說養老金的中央調劑,不是簡單的“劫富濟貧”,但地區間經濟水平的差異,確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經濟水平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當地的平均工資。“受益”于養老金中央調劑的省份中,有很多職工平均工資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8》相關數據,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4318元,河南、黑龍江、山西、遼寧、吉林等24省份均低于全國水平。其中,全國最低的河南只有55495元,僅為全國最高的北京的42%。

所以,2018年常住人口為2154萬人的北京,有能力上繳394億元,是常住人口3773萬的黑龍江的5.8倍。

賺得多的就要養賺得少的?調劑不能是強制性的慈善行為,簡單的平均主義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從人口流動角度看,很多地區對養老金中央調劑的貢獻,可以說是責無旁貸的。

2018年,廣東常住人口增長了177萬人,其中84萬余人屬于機械增長,也就是凈流入的人口;若去掉自然增長(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的31萬人,2018年共有49萬人從其他地區流入浙江。

而養老金中央調劑“受益”最多的遼寧,2018年的常住人口比2017年減少了9.6萬;“受益”排在第二的黑龍江,2018年常住人口比2017年減少了15.6萬。

這一邊,東北三省人口流失在不斷加劇,那一邊,坐擁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的廣東,擁有最強新一線城市杭州的浙江,人才吸引力卻在不斷提升。

人口的機械增長,也就是流入流出,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有的地區吸引了年輕的、高質量的勞動力,就有地區在不斷失去有創造財富能力的人群。

年輕人出走、老人孩子留守,剩下的勞動力養不起所有人,這是人口流失的地區必須面臨的尷尬處境。

人口總撫養比,也稱人口負擔系數,是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它表明,從整個社會來看,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負擔多少非勞動年齡人口。其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指14歲及以下和65歲及以上人口;勞動年齡人口指15-64周歲人口。

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安徽、廣西、河南、江西、貴州、重慶等12省份,2017年人口總撫養比超過40%。

從人口總撫養比看,黑龍江、遼寧的負擔似乎也沒那么重,不該得到什么特殊照顧。但事實上,他們只是不愛生孩子了,退休老人還是一樣要供養。

數據顯示,2017年,黑龍江、遼寧的少年兒童撫養比分別為12.76%和13.39%,位列全國倒數第一和第三。

今年,養老金中央調劑的比例已經從去年的 3.0% 提高到了3.5%,調劑的力度還在加大,這項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基金當期結余的兩極分化。但在職工退休金上調、養老保險的單位費率下調的當下,未來我們或許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