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熱圖 > 正文

中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投用

時間:2017-10-31 11:27:12    來源:新華社    

由農業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資建造的我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建成,30日正式交付上海海洋大學投入使用。

“淞航”號總噸位3166噸,最大排水量3271.4立方米;船舶總長85米,垂線間長81米,型寬14.96米,型深8.71米,吃水4.95米;最大航速15節,巡航速度12節;續航能力1萬海里,自持力60天,定員59人。

船上配備了漁業資源和海洋水文調查兩大科考調查系統,包括中層和底層拖網、金槍魚延繩釣和燈光魷魚釣三種作業方式。配備了海洋生物、水文生化、調查監控、通用實驗室和網絡信息等五個實驗室。可進行遠洋深海魚類生物采樣和浮游生物采樣、定點或走航式海洋環境參數連續探測、海面常規氣象連續探測、海底地形地貌探測,實現調查考察數據系統記錄分析和數據集成。

1916年,上海海洋大學曾建造第一艘實習船“淞航”號,后在抗戰中毀于日軍轟炸。100年后的今天,上海海洋大學將我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再次命名為“淞航”號,以體現“百年學府、立志海洋,服務行業,貢獻國家”的科學與奮斗精神。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遠洋漁業國家,但我國遠洋的捕撈產量僅占全球捕撈產量的1.3%。“淞航”號建成投入使用后,將以開展遠洋漁業資源公益性調查為主要目標。

“淞航”號在開發我國遠洋漁業資源的同時,還將承擔大洋環境的觀測和遙感數據接收等工作,開展科學研究,以填補我國在遠洋漁業資源調查手段的空白。與此同時,還將對培養我國高級應用型遠洋漁業人才的長效機制發揮作用,成為培養海洋類復合型人才的關鍵基地和平臺。(完)(記者張建松)

標簽: 遠洋漁業 中國 資源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