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奮力游到岸邊后,和親戚一起在濕漉漉的人群中找兒子。“看見我兒子沒?這個說沒看見,那個說沒看見。”
來回找了幾圈,他的心涼了。他殘存著一絲希望趕回村里,到祖廟燒香,“祖宗保佑他,保佑把他救上來。”
4月21日,廣西桂林秀峰區敦睦村村民私自組織在桃花江練習劃龍舟,2艘龍舟于13時40分側翻,約60人落水,共17人遇難。
4月21日下午,廣西桂林的桃花江上一艘18米長的龍舟逆流而上。13時30分左右,龍舟發生側翻,舟上的人全部落入水中。
掙扎間,另一艘龍舟從旁靠近,試圖營救。但很快,救援龍舟也發生側翻。一名目擊者對媒體稱,“水里的人求生欲太強,把過來的那只龍舟也趴翻了。”
“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劃龍舟,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沿襲千年的傳統,今年遭遇了意外。
據官方通報,事故系桂林市秀峰區敦睦村村民私自操舟練習所致,事前曾向當地政府報備,但未獲批準。
據統計,兩艘龍舟上共約60人落水。截至當晚22時30分許救援工作結束時,落水人員已全部找到,其中17人遇難。
這個恪守傳統,迄今女性不得進村廟的江邊小村,被悲傷的氣息籠罩。
十年一遇“大扒”盛會
4月21日上午10點半左右,62歲的敦睦村村民廖承志(化名)從家中出發了。
他特意穿上彰顯身份的藍色緞面套裝,繡有白色紋飾。之所以盛裝打扮,是因為今天有件十年一遇的大事——扒龍舟。
劃龍舟,桂林俗稱“扒龍舟”,2010年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當地,龍舟素來“十年一大扒,五年一小扒”,且逢戊必扒。今年是農歷戊戌年,恰屬“十年一大扒”的年份。
從1988年開始,廖承志每10年都會參加“大扒”的盛會。算上這次,一共參加過4次。
按照老規矩,龍舟出發前,廖承志和上百個村民一起到廟里給老祖宗磕了三個頭,上了香,把龍頭請上龍船。緊接著,龍船被村民們抬到桃花江邊的碼頭。
桃花江亦稱陽江,是漓江的一條支流,沿江村落眾多。村與村之間世代交好,互稱兄弟。每逢“大扒”盛會,兄弟村會互相“進貢”──到對方村廟燒香磕頭,贈送禮物。敦睦村規模較大,上游幾個村子都要喊他們一聲“大哥”。
敦睦村此次扒龍舟的目的地就是上游的兄弟村于家莊。今年春節后,于家莊曾來敦睦村進貢,兩村村民舉行了盛大聚餐,“擺了三四十桌,雞鴨肉很豐盛。”
參加扒龍舟的村民穿著村里統一配發的藏藍色T恤衫和短褲,只有地位較高的“頭人”和廖承志這樣的龍舟管理者可以穿錦緞傳統服飾。
江邊停了一只龍船,兩只賽船。賽船較小,長約18米,穿著藏藍色T恤衫和短褲年輕人多上了賽船。龍船相對較大,長約30米,船上氣派十足。有一人專司敲鼓,兩人專司嗩吶,還有兩三個“頭人”家的小孩子揮舞龍旗助興。
4月21日天氣晴朗,水流和緩。桃花江兩岸低矮的山映在水中,綠色的影子上是粼粼波光。
龍舟出發了。
通航船閘被封,賽船強行沖壩
逆流而上,敦睦村的村民們最先到達獅子巖村。
獅子巖村也是兄弟村,全村姓李。聽聞大哥村扒龍舟,村民們早已擠在村邊碼頭守候。龍舟上的鑼鼓一響,大家一起向大哥們拱手作揖,還噼里啪啦地放起鞭炮。敦睦村村民在龍舟上拱手回禮,龍船還在江心轉了幾圈,俗稱“打太極頭”。
三只船隨后停靠在獅子巖村碼頭。29名村民跳上船,替換大哥們休息。
“好高興的,10年才玩一次。”獅子巖村的李東才也上了船。他告訴剝洋蔥,他們村沒有龍船,每次都是大哥村扒龍舟經過時一起玩。“每次至少要玩兩個月,從‘三月三’一直玩到端午節。”
敦睦村、獅子巖村的村民劃著龍舟繼續前行,先后經過巫山腳村、魯家村。此時已近下午1點,船隊劃行了兩個多小時。
魯家村水域有一道橡膠水壩,當時為了解決桃花江的通航難題。
據《桂林日報》報道,桃花江進入秀峰區后,河道形成一個大“S”形、兩個小“S”形。為抬升水位實現通航,工程設計者在江上修建了船閘樞紐。每座樞紐都有橡膠壩和通航船閘。
據多位村民回憶,4月21日,魯家村的橡膠壩充氣未滿,壩的上下兩側水位約有七八十公分的落差,像一道“樓梯”。
大龍船上的村民熊國明(化名)說,大船試圖率先沖過這道“樓梯”,“沒想到直直地沖了上去,又直直地退了下來。”
小賽船跟著沖壩,船身過去了三分之二,但還是被水流沖了回來,“船身打橫了”。
沖壩未遂后,三條船船身轉向,駛向橡膠壩旁邊的通航船閘。閘道約七八米寬,三四米高,原本盡可通行。沒想到,閘道進口的門開著,出口的門關著,船駛不過去。
船上的人開始打電話聯系開閘之事。在熊國明印象中,村民們等了約半小時,還是沒人來開閘。
小船上的年輕人們按捺不住了,駛出閘道再次沖壩。
卷入漩渦,游出來又被卷了回去
李東才也在小賽船上。再度沖壩時,他所在的賽船第一個沖上去。沖過橡膠壩三分之二時,一股水流將船打得橫了過來,翻倒在水中。船上的村民全部落水。
“村民們在江邊長大,劃船的人全部是水性好的。”獅子巖村副村長告訴剝洋蔥,那天江水不算大,翻船處距離江邊不到30米,按理說不會有太大危險。
但落水后的李東才發現,自己被卷入了漩渦,“游出來又被卷回去,游出來又被卷回去。” 他拼盡全力向著順流的方向游了幾十秒,“反而還往后走了。”
一名參與救援的藍天救援隊隊員告訴記者,翻船處是一處“滾水壩”,落差雖然不大,但水從高處流下時會形成漩渦。落水者一旦被漩渦吸住,便很難掙脫。
李東才在漩渦里掙扎了一陣,眼看要被江水吞噬。他急中生智改向側方游,竟然掙脫了漩渦,幾分鐘后抵達江邊。“我是幸存者。”李東才說。
眼見一艘船翻,另一艘賽船沖過去救援時也被水流打翻。通航船閘內的大龍船聞訊退出,趕到近前救援。
不少落水者爬上大龍船,船上的人越來越多。熊國明眼看著船體越來越低,大龍船也即將沉沒。為了保護老人、孩子,剛剛爬上船的人紛紛跳入水中。
熊國明記得,當時水中一片混亂。江里江邊,到處是喊叫,“救人啦,出事啦!”沒多久,就有落水村民的遺體浮了上來。
據桂林市政府通報,本次龍舟側翻事故共有約60人落水。截至當晚19時20分,40人獲救,5人送醫救治,已脫離生命危險。事后統計,落水者中共17人遇難。
▲敦睦村村口。新京報記者王婧祎 攝
逝去的人再沒機會唱《收兵歌》了
事發那天,廖承志和兒子都去扒龍舟了。他在大船,兒子在小船。
他奮力游到岸邊后,就和親戚一起在濕漉漉的人群中找兒子。“看見我兒子沒?這個說沒看見,那個說沒看見。”
來回找了幾圈,廖承志的心涼了。他殘存著一絲希望趕回村里,到祖廟燒香,“祖宗保佑他,保佑把他救上來。”
下午五六點,救援隊伍發現了廖承志兒子的遺體。
“我和我老婆一夜沒睡,哭的傷心。”廖承志說,兒子有兩個孩子,大的2歲10個月,剛上幼兒園;小的預產期是5月3日,成了遺腹子。
最年輕的遇難者年僅20歲,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農歷三月初三是廣西特有的民歌節,放假五天。意外發生時,是假期的倒數第二天。
古時這個日子,少數民族的青年男女匯聚江邊,暢飲歡歌。這名大學生的生命,也永遠終結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留駐在美麗的桃花江邊。
事故發生后,秀峰區政府正在安撫村民。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秀峰區政府提出給予每位遇難者家屬撫恤金5萬元,希望家屬盡快將遺體火化安葬。
意外發生的第二天,敦睦村村民聚集到祖廟,廟門口的兩尊大石獅子仍身披紅綢。廟墻上懸掛著村民參加歷屆桂林市龍舟大賽的紅色錦旗,最好的成績是全市第五名。村里特意將參與這次比賽的村民名單一一列出,謄寫在紅紙上。
一場微雨過后,有人在桃花江邊燒紙。
敦睦村有世代相傳的龍舟歌。每次扒龍舟,村民們從《鬧兵歌》唱起,唱到《出山歌》《拉船歌》,“吔兒呀哈,哦喉耶兒,哦吔嘿呀!”
但那些逝去的人再沒機會唱響《收兵歌》了:“早去,夜回,耶呀哦哦嘿……”(新京報)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