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河南尉氏縣“翰海·航城”項目涉嫌違規銷售

時間:2018-05-08 17:02:58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中國聯合商報 記者 周磊 趙偉立 河南報道

地基未建就“畫圖賣房”,未獲得商品房預售資格就敢于公然兜售,一旦開發商卷款跑路,購房者將陷入困境。這一切都令人觸目驚心。

日前,河南省尉氏縣崗李鄉占莊村“翰海·航城”地產項目涉嫌違規銷售,情勢嚴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為此展開了調查。

從事房地產的翰海港匯置業有限公司運作“翰海·航城”地產項目,剛打地基,一半以上樓盤連地基都沒挖,只有效果圖,更無商品房預售證,就公開對外全款售房。據了解,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規銷售。

不具備樓盤銷售資質違規售房

3月30日,記者來到尉氏縣崗李鄉占莊村的“翰海·航城”地產項目售樓中心。許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項目總占地面積1700畝,一期部分樓盤正在打地基,第一個版塊已經賣完了,1號、3號、4號、7號、8號樓地基還沒打,房子已全部訂完。記者說想買8號樓房子,工作人員稱,8號樓只有面積90平米和135平米兩種,均價6000元左右,已經沒有房子了,如果昨天來交5萬塊錢排號還有機會選房,今晚上可以通過微信選房,選中的明天8點過來交全款,明天早上7點開盤,房子不能按揭貸款,必須一次性全款交清,明天開盤價格可能在6000多,2020年交房,3年的工期。

工作人員還說,我們推出720套,現在排號排了1200套,因為是全款,有的人錢不一定能湊齊,可能會有退房的,他讓記者耐心等待。接著他又說,一期的第一部分1200套全部賣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開盤共賣掉2600套,均價都是5500,現在是第三次開盤。

記者追問:沒有預售許可證不是不讓賣房?工作人員說他知道,“我們老板現在采取的是以團購的名義先交5萬排號”。記者再問:已售的2600套購房者不是都交了全款?對方回答:“是的。如果有預售證就不是這個價了,現在買最劃算,因為價格低,再過半年預售證就下來了”。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取得預售許可證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并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這三個條件具備之后,就可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各地為了便于監管,會將第三個條件確定得比較具體。一般會有如此規定:對“7層以下(含本數)的商品房項目已完成結構工程并封頂,7層以上的商品房項目已完成三分之二結構工程”的項目,有關部門才會向開發商頒發《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否則不允許以任何形式對外售房。即便有些地區為緩解開發商的資金緊張,也會把七層寬限為六層。

所以,以“完成7層以下結構工程并封頂,7層以上已完成三分之二結構工程”的標準衡量,“翰海·航城”地產項目連地基尚未開建,明顯不具備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的資格。那么,開發商為何敢于公開定價出售呢?

巨額預售款存在巨大風險

為弄清事實真相,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前往尉氏縣房管所做了細致咨詢。一提到翰海·航城項目,房管所相關工作人員稱,該項目他們不好管,“房產商是某企業的大老板,房管所管不住,給他們下過處罰通知,但不管用,他們照樣敢賣。房管所鮑姓所長表示安排人再去查處一次”。

據專家分析,翰海·航城”項目只有幾棟樓剛打地基就敢于對外大面積公開發售房屋,按銷售人員所講,第一次和第二次開盤就銷售了2600套,再加上第三次開盤的720套,總共已賣出3300套,按平均每套100平米、均價5500計算,開發商預計收取18億元購房款。其巨大的風險之處在于,未批先建、先售的“翰海·航城”項目能否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還是未知數。一旦這樣,眾多購房者將遭受巨額損失,進而可能釀成群體性事件,嚴重危及尉氏縣社會穩定。

1995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商品房預售制,盡管爭議頗多,這項被稱作我國房地產市場基礎制度之一的制度目前已經歷了18年。有關人士表示,自預售制實行以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開發商要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條件并不嚴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部門不作為、監管不力,或濫開預售許可的口子,開發商很容易將房地產的建設風險轉嫁到政府頭上。近年來在我國房地產市場上,不斷發生爛尾樓項目和開發商卷款逃跑的事件,即表明其潛在的巨大風險和隱憂。

記者發稿前,致電開封尉氏縣房管所執法股李姓負責人,想進一步了解核實對"翰海·航城"的執法監督情況,李姓負責人說已經對該企業進行了查處,記者要求將處罰決定書傳真或拍照發到報社,卻遭到拒絕。本報將繼續追蹤報道。

標簽: 尉氏縣 翰海 河南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