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互聯網“山寨”侵權要社會共治(論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出現了網絡“山寨”侵權現象,從銷售假冒、仿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到銷售盜版的軟件、書籍、音像制品,再到對他人享有知識產權的文字圖片、美術作品、卡通圖像、游戲軟件的侵權性使用,可謂不一而足。互聯網應成為知識的創新地、文化的共享地和文明的傳播地,而絕不能給“山寨”侵權產品提供便利。
互聯網“山寨”侵權現象之所以產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知識產品開發創新的高投入與“山寨”侵權的低違法成本之間,使侵權者覺得有利可圖,這是“山寨”侵權泛濫的經濟動因。第二,互聯網傳播共享的特點,使得知識產權人對其權利保護難度增大,而侵權人對他人知識產品的侵權復制卻難度很小,這是“山寨”產生重要的技術原因。第三,在部分侵權者的觀念中,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仍較為淡薄,不乏侵權者甚至是打著“商業模式”“技術創新”的名義,行“山寨”侵權之實,這是“山寨”侵權泛起的社會意識原因。
面對互聯網“山寨”侵權現象,我們應建立起包括權利人、網絡平臺商、社會公眾和相關執法部門等在內,社會共治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一方面,要加強互聯網平臺商打擊“山寨”侵權的自治能力。互聯網平臺商作為線下侵權產品轉向線上銷售的重要一環,其不但應當建立起“電商+知識產權人”的信息共享平臺,和商家在合約中訂立知識產權保護的負面清單條款,同時還應當利用大數據手段建立起針對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跟蹤、預警、監測、通知、反通知及斷鏈機制。利用大數據手段,建立起誠信的“公眾投訴”機制、“大眾評議”機制、網絡商家“信用評級”機制和“黑名單”制度等。另外,還可在平臺內部搭建起一個由權利人、消費者、社會公眾、法律專家和律師等在內的知識產權糾紛仲裁和速裁機制,并構建起和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互聯互通的交流平臺,促進案件信息和訴訟資源的共享,為從源頭上打擊“山寨”侵權提供條件。
另一方面,要加強“山寨”侵權知識產權的行政查處和司法保護力度。行政監管系打擊“山寨”侵權的一劑猛藥,應不斷加大對互聯網“山寨”侵權者行政處罰的力度。在加大司法保護力度上,在線下應提高侵權人法定損害賠償的額度,針對惡意侵權、大規模侵權、持續侵權、多次侵權者,引入嚴格的懲罰性損害賠償機制。線上,嚴格電商平臺的注意義務,嚴格限制“避風港”原則的適用。當互聯網平臺通過破壞技術保護措施、實施深層鏈接等不正當手段在網絡傳播他人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時,其經營者應承擔直接的侵權責任。當電商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山寨”侵權時,應當采取必要措施而未及時采取的,應與侵權人一道承擔相應責任。
總之,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構筑起一道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保護的綠色屏障,使“山寨”侵權現象得到遏制。
上一篇:看待入學年齡限制應理性
下一篇:北極凍土融化不只加速全球變暖 或“復蘇”細菌病毒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