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缺乏本土特色、市場空間小 海南動漫產業發展遇尷尬

時間:2019-02-27 08:09:05    來源:工人日報    

缺乏本土特色、市場空間狹小,沒有形成完善產業鏈

海南動漫產業發展遭遇尷尬

本報訊(記者吳雪君 通訊員何玉潔)不管是憨態可掬的漫畫形象,還是衣著黎苗服飾的人物形象,都散發著無限創意……近年來,一批以動漫制作、動漫游戲開發為主的企業進駐海南,與本土企業在相關領域做出探索和嘗試,為海南動漫產業發展帶來生機,《鹿回頭傳奇》《椰島小衛士》等動漫作品也相繼問世,備受市場好評。然而,記者走訪發現,作為資金與人才密集型產業,動漫產業在海南雖然取得較大進步空間,卻依然沒有形成完善產業鏈,面臨缺乏本土特色、市場空間狹小等尷尬。

“政府給予政策扶持是海南動漫產業發展的優勢。”海南本土動漫形象“波波椰”創始人王傳棋介紹,就行業執照資質的審批流程來說,海南辦理速度較快,比如海南省辦理《電視劇(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證》僅用20天,比法定時限50天辦結快了一個月。

然而,由于產業起步較晚,海南大多數動漫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主要收入依靠制作外包項目,同時,因動漫產業鏈不完整,企業發展較為緩慢。

據了解,一條完整的動漫設計產業鏈,包括上游動漫制作公司,中游為集合包括出版、發行、行銷等功能在內的專業發行平臺,下游則需要動漫周邊產品設計生產公司。動漫設計的成本回收更多靠中下游產業實現,其中周邊產品的利潤空間最大。

擁有10年運營經驗的的鼠叔工作室可謂一路參與了海南動漫產業的發展,該工作室主要負責人張若言表示,海南動漫產業基礎薄弱,要想實現長足發展,可與文化、旅游、農業等海南重點產業相結合,延伸動漫產業鏈,充分挖掘動漫產業潛力。

“對于本地消費者而言,濃郁的海南特色可以提升動漫產品親切感,對于外地消費者來說,南國風情也是一個新奇的賣點。”在他看來,動漫作品應成為一種風格化的藝術表達,本地動漫企業可以圍繞“海南元素”設計產品,創作IP形象,融入海南地理、人文與民俗等元素展開創作。

這種意識應滲入到人才培養中。”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鄧晰坦言,目前,有些動漫企業已經注意到“本地化”這一戰略,但由于缺乏對當地文化的深入理解,創作出來的動漫產品內容同質化程度較高。

“從長遠角度看,海南各大高校要為海南動漫產業提供智力支持,與此同時,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政府應當在完善產業鏈的同時,加強與高校合作,培育本土優秀動畫師和專業設備維修人員。”鄧晰說。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