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消除市場扭曲不等于政府當甩手掌柜

時間:2019-03-28 08:3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消除市場扭曲不等于政府當甩手掌柜

3月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會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談到了“市場扭曲”問題。他認為,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大幅減少了“市場扭曲”行為和不合理的補貼,但轉型的過程很漫長,會存在一些遺留。

周小川的談話很坦率,“市場扭曲”在經濟領域無疑是一個熱門話題。所謂“市場扭曲”,其表現形式主要是政府對經濟運行的直接干預,使得產品價格不再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造成市場競爭處于不公平狀態,導致“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失靈,最終損害市場活力與供需雙方的利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國民經濟總量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別是國民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全球第二。這種變化背后最大的推動力,就在于中國政府通過不斷推進改革開放,讓市場機制這只“無形的手”起決定性作用。

但是,如果認為在經濟運行中,政府做“甩手掌柜”,便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成了“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市場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具有逐利性,這種“市場個性”在很多時候具有正面意義,能夠引導市場主體通過追求盈利來實現效益,但有些關乎國計民生的行業,如果單純以經濟效益為唯一目標,可能導致價格超出廣大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因此,對于某些特殊行業,政府必須進行管制,即使是讓民營、外資企業參與生產,其產品定價也需要政府通過補貼等方式進行引導。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的市場化轉軌中,對于交通、能源等產品實施政府定價,保證了這類剛需物資讓人民群眾消費得起,也維護了社會的穩健運行。

即便在市場經濟高度成熟的發達國家,政府在市場中也并不是毫不作為。十多年前,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當時的小布什政府就采取果斷措施,挽救了房利美、房地美兩家被次級房貸壓垮的企業,避免了危機向更大范圍蔓延。其后,美國還連續3次實行量化寬松政策。盡管美國當時這樣做,受到很多國家的批評,但美國能夠較順利地擺脫金融危機,使經濟較快回歸正常軌道,與政府所采取的干預措施有很大關系。

雖然擁有巨大的權力,但政府置身于市場之中時,絕不是萬能的。而與此相對,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市場本身也不是萬能的,完全離開政府監管和引導的市場,未必是消費者的福音。中國已經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并且確立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改革目標,未來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將越來越少。當然,“市場扭曲”在某些地方、某些領域依然存在,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鑰匙”,就在于不斷深化改革,特別是通過政府體制的改革減少對市場的過多干預。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負面清單制度改革、減稅降費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矯正“市場扭曲”的改革。但是,即便到了“徹底消除扭曲”的那一天,也并不意味著政府完全不再對市場發揮作用。建設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讓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來資本等各種資本在同等條件下進行市場博弈,是中國應確立的目標。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