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信貸業務監管發力 銀行資金違規入市領罰單

時間:2019-04-08 09:06: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股市行情回暖背景下,銀保監會也加強了對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的監管力度。數據顯示,一季度各級銀保監機構共披露1021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近2.5億元,從罰單比例來看,信貸業務占比超過四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已有不少于7家銀行因資金違規入市而收到監管罰單,其中不乏國有銀行,數量超過去年同期,同時銀行與主要責任人“雙罰制”趨勢也日益明顯。

分析人士指出,信貸作為銀行傳統業務,信貸資金流向始終是監管關注重點,在當前環境下,信貸流向違規領域,特別是違規進入股市、樓市等領域成為監管嚴查對象。同時,由于罰單披露有一定遲滯性,預計二、三季度將會有更多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罰單披露。

青島銀保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顯示,平安銀行青島分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信貸資金被挪用、貸前調查不盡職,被罰90萬元,作出該處罰時間為2019年3月8日。同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島分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青島農村商業銀行并購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分別被罰30萬元,兩銀行均有相關責任人因參與違法違規發放貸款被警告。

除上述罰單外,根據披露時間,今年已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無錫農商行等多家銀行旗下支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受罰。行政處罰信息顯示,1月18日,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被深圳銀保監局罰款210萬元,其中一項違規直指“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于股市”。同日,無錫銀保監分局對無錫農商行罰款50萬元,原因為信貸管理不到位,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市。1月24日,建設銀行金華分行被金華銀保監分局罰款70萬元,違法違規案由中也包括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3月,臺州銀保監局披露的多張罰單顯示,因貸款用途管控不嚴、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轄區內兩家銀行分別被罰30萬元、25萬元。

恒豐銀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王麗娟表示,銀行信貸資金之所以違規流入股市,一方面說明銀行在貸款用途管理等方面還存在漏洞,存在貸后檢查不到位等問題。另一方面,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消費貸業務,30萬元以下不需要受托支付,銀行很難核實貸款的最終用途。“對于這種小額高頻貸款業務,銀行監測確實存在困難。”王麗娟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指出,未來金融監管仍將集中于2018年已經推出的針對銀行業的“三三四十”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針對銀行信貸資金被挪用,同時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貸款支持政策將逐漸成為監管的重點領域。(記者 向家瑩)

標簽: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