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端午佳節全國各地都會舉行一些儀式以示慶祝,常見的便是“吃粽子”、“賽龍舟”,但不為人知的是,端午節最初并非“良辰吉日”。端午節的形成最早與“夏至”節氣有關,意在提醒人們為祛病防瘟做好準備,在千百年的演變中,逐漸才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并加入了“憑吊屈原”等一系列內容。
起源:與“夏至”節氣有對應關系起先并非吉祥節日
說到端午節,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為祭祀屈原而來。但在高巍看來,端午節的產生并不是這么簡單。他介紹,中國的很多節日與節氣之間存在對應關系,“端午”與“夏至”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夏至’提醒人們高溫到來,在陽光雨水充足、有益于農作物生長的同時,蚊蠅開始滋生,疫病流行。過去科技水平不發達,人們在認識到這一現象后,便有意識的在‘夏至’之前選擇一個時間節點,舉行一些活動來提醒大家注意防病”。
由于過去人們認為數字“五”不吉利,因而五月是“惡月”、“五日”則是“惡日”,因而五月初五被最終選定為提示大家趨利避害的時間節點,并逐漸形成不少民俗活動。民俗學者蕭放也表示,端午節在傳統社會也并非良辰吉日“早在漢代,人們為了驅邪避害會采取許多措施,‘避瘟保健’成為最早的節日主題”。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端午節的不少民俗活動的實際可操作性都很強。”高巍進一步解釋,過去人們會在小孩的額頭等位置抹上雄黃酒,北京地區會在院門懸掛鐘馗像辟邪,“那會兒家家‘蘭湯沐浴’,即在水中放入草藥洗澡,都是為迎接高溫高濕可能帶來的疾病做準備,也是給人們提供一種心理支撐。”
“古時端午節很多習俗都非常生活化。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有趣有益的民俗活動逐漸失落了。”高巍認為,這就需要政府大力倡導、逐漸恢復一些在今天仍然具有實際意義的民俗,“比如倡導人們畫扇面饋贈親友等等,才能逐漸感受到我們與端午節的密切關系,回歸本源。”
習俗:飲菖蒲雄黃酒“懸艾避瘟”民間斗百草
誠如兩位專家所說,或許正是因為端午節最初并非一個吉祥的節日,人們在端午節這天會有不少“避忌”的手段,比如飲菖蒲雄黃酒、懸艾避瘟。蕭放說,民間還會用艾草做成人形,懸于門戶之上“以禳毒氣”;同時多用五色線系在小兒手腕上,男左女右,稱為“端午索”或“長壽線”。
作為節日,娛樂性是端午的一個重要屬性,“龍舟競渡”逐漸演變為競技的游戲或游船市集的游樂活動,自不必多言;“斗草”也是一項重要的娛樂活動。蕭放介紹道,據《荊楚歲時記》記載,端午的節日娛樂在南朝時就有“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斗草有兩種斗法,一種是文斗,斗草名,互相以草名對答,對不上為輸;一種是武斗,比試草的韌性,以強健為勝。”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