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北京山區狐貍出沒?隨意野外放生可能破壞生態平衡

時間:2020-12-22 15:53:54    來源:北京晚報    

近日山區狐貍出沒 野保專家判斷應為人工飼養野放 因此提醒——隨意野外放生可能破壞生態平衡

近日,在房山銀狐洞、門頭溝靈山和潭柘寺等地,接連出現狐貍的蹤跡。野保專家、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通過實地調查發現,這幾只狐貍并非野生動物,應當都是被人隨意放生的,“有些動物甚至不是中國物種,隨意野外放生很可能破壞當地生態平衡。”李理說。

房山銀狐洞,因洞內的鐘乳石形似銀狐而得名。最近一段時間,銀狐洞附近出現白狐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攝影愛好者上山“追狐”。趙永祥成功拍攝到白狐,“它通體雪白,眼睛很有神,體長半米多,好像并不怕人。”趙永祥有些納悶,這白狐究竟從何而來?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判斷:“這一定是人工養殖,然后被隨意放生在山區的。”他說,白狐也叫北極狐,不是中國物種,因此絕不可能在華北地區出現野生個體。最近,李理還在門頭溝靈山和潭柘寺附近分別發現了藍狐和赤狐,“藍狐和白狐一樣,也不是中國物種。赤狐雖然是北京地區物種,但具體到潭柘寺附近出現的那只,通過分析毛色、神態、體形以及見到人的反應,也可以基本斷定是人工飼養的。”

李理猜測,這些狐貍可能是某些商人有皮毛需求而引進養殖的,也可能是部分市民因為好奇在網上購買的,之后因為發現狐貍不好養,才放生到山林中。這種行為很可能破壞放生地的生態平衡。比如,養殖場的狐貍很可能存在近親雜交等情況,導致基因紊亂,這樣的狐貍如果在野外與北京地區物種赤狐雜交,很可能給赤狐的基因帶來不可逆的影響。不僅如此,被放至山里的狐貍,之前一直圈養,不具備主動捕食能力,除了餓死,就只能偷家禽吃,“這也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李理說。 

■提示

隨意野外放生可能觸犯法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相關新聞

小區里來了只小狐貍 想救助它卻沒了蹤影

“這幾天我可急壞了,也不知道小狐貍又跑到哪兒去了。”看著地下車庫里沒有動過的食物,趙女士很著急。原來幾天前,趙女士所在的交東小區里突然出現了一只白色的小狐貍。隨后趙女士聯系了志愿者,準備把小狐貍安置好,但兩天前小狐貍追著一只貓,追著追著就跑到小區外不見了。

“比貓大不了多少,看上去瘦瘦的。”趙女士說,這只小狐貍警惕性很高,并不愿意和人接觸。可能是天冷的緣故,小狐貍喜歡躲在地下車庫里,為此,趙女士和鄰居拿了肉和水喂它。

趙女士推測,這只小狐貍可能是誰家飼養的寵物,自己跑出來了,為此她聯系了志愿者,準備將小狐貍帶走,送到郊區的一處小院里安置。

后來志愿者帶著麻醉吹管來捉小狐貍,可是在小區里找了幾圈都沒有看到它。“后來看了物業的監控,發現一天凌晨,這只狐貍追逐著一只黑貓,跑到小區外了。”

直到現在,小狐貍也沒有回來。趙女士擔心地說:“大家誰要是看到了這只小狐貍,不要傷害它,及時和志愿者聯系。”(記者李環宇)

標簽: 狐貍出沒 野外放生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