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古偶劇《斛珠夫人》惹議情節難以說服觀眾 小說影視化為何陷入困境

時間:2021-12-16 15:46:04    來源:光明網    

面對原創劇本的缺乏,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選擇了小說影視化的路徑,這樣的操作無疑為前期的內容探索省下不少功夫。但是當動輒幾十萬字的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時,過程中總會出現許多問題。優秀的編劇可以在原著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化改編,使小說內容更適應影視化的傳播方式。但是更多時候,觀眾看到的影視劇作品非但沒有收獲如原著一般的好評,反而招致質疑和批判。

電視劇《斛珠夫人》播出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有網友評論,該劇情節設置老套、人物性格割裂、故事發展不連貫。面對小說受眾和電視劇受眾的不同反饋,其實不難想象,該劇在改編的過程中,對小說內容做了不小的改動。在已經播出的劇集中,主人公方諸和帝旭之間的牽絆逐漸被解開,但過程中的鋪墊不僅沒有讓觀眾感覺到合理,反而使人在判斷兩者的關系時產生混亂。面對性格大起大伏的帝旭,主人公方諸一直以沉穩到近乎冰冷的態度待之,但是隨著一些線索的暗示和情節的發展,又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有著關系生死的特殊連接。這兩個主要人物之間究竟經歷了什么,二人的情感是如何變化的,當電視劇已經播出到四分之一的篇幅時,這些重要的人物關系與情感線索還沒有明確展開,勢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觀眾的感知,并對情節的連續性產生懷疑。

存在同樣硬傷的還有劇中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感情戲。人物情感的變化發展一定是有跡可循的,然而,《斛珠夫人》在短短一集就交代了女主對男主感情的變化,這種基于“師徒”身份朝夕相處而產生的戀慕之情尚且可以被理解,但是男主對女主的感情變化卻顯得尤為突兀。一段關系中,成熟的一方本應對情感的變化更加敏感,但是男主人公方諸從抗拒到接受愛的過程卻顯得并不自然。誠然,在快節奏的敘事中,無論是編劇還是觀眾,都想更快速地看到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情感發展,但是這種發展應基于一些情節的發生,使人物之間產生了尊重、理解和感受,如果只是因為朝夕相處,就使兩個人順利發展成為伴侶,這樣的情節似乎難以說服觀眾。

《斛珠夫人》是一部玄幻題材的古偶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作品是完全基于虛擬之境的幻想。好的作品應當是對生活的反映,是對現實生活或情感體驗的呈現,讓觀眾看到那個熟悉的“自己”或“他人”,看到不同狀況下形形色色的選擇,這樣的作品才有可能打動人心。

除卻片中情感體驗和故事情節帶給觀眾的不連續感外,小說影視化的另一個困境也被展示了出來,即相似情節帶來的審美疲勞。無論是男一女一之間的“師徒情深”,還是男二女二之間“莞莞類卿”的替身文學,又或者是女主巧施的“古偶美人計”,都給觀眾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作為2006年就已出版的經典文學作品,《斛珠夫人》被粉絲稱為“祖師爺”級別的玄幻言情小說。但正是因為這種經典,卻為其影視化改編帶來了更多的難題。面對已經被拍爛了的經典古偶文學橋段,如何對其進行創新性的影視化改編,這個過程中必然需要進行“斷、舍、離”。相似的故事情節想要推陳出新,絕對不僅僅是換個場景、換套服裝、換首配樂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這需要編劇花費更多的心力,在與原作者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對劇情設計進行合理化改編,跳出陳舊的敘事框架,才能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標簽: 古偶劇 斛珠夫人 小說影視化 故事情節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