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四川扎實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和細化安排

時間:2021-12-25 15:42:30    來源:四川在線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明確了要求與思路,作出了安排與部署。最近,各地結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宣講宣傳,就扎實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和細化安排。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各地要扎實做好“四篇文章”。

做實“穩”字文章。各地要結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短板與不足,在作出重大決策時,要審慎決定;在出臺重大舉措時,要注重梳理各類風險隱患,要確保萬無一失。各級領導干部要扎實做好“穩”字文章,在涉及民生福祉的一些重大項目推進時,在處理各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各種矛盾問題時,要多方權衡,反復論證,做到穩打穩扎、一步一個腳印。要明確“穩”的導向,提升“穩”的意識,切忌盲目提速或“猛打方向盤”,要讓地方經濟發展的“底盤”穩、“樁子”穩、“大盤”穩。要細化落實“穩”的舉措,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宏觀的經濟政策要穩健有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堅持“先立后破、穩扎穩打”等,各地要打好“穩”字組合拳,真正把“穩”字貫穿到明年經濟工作的方方面面。

做實“進”字文章。在做好“穩”的前提下,關鍵要“進”。“進”就是要讓中國經濟保持在一定區間,既不能急功冒進,也不能裹足不前,而是要保持一種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特點的節奏與方式。“穩”的目的是更好發展,“進”的目的是更“穩”,穩與進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才能又好又快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各地要在“進”字上加力和發力,尤其是一些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省份,面對民生發展的需要,面對各種風險和壓力的挑戰,更要通過促進經濟發展來化解各種矛盾問題。各地在如何推動落實“進”的辦法舉措時,要開動腦筋,積極謀劃思考,確保地方經濟穩中有進。

做實“保”字文章。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來看,無論是從中央還是地方層面來看,都面臨著各種壓力挑戰,但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問題,我們都要始終保住民生底線,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任何時候,都必須要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從“六穩”“六保”,到保就業、保民生,再到保市場主體等,各地在做好明年工作的安排部署時,要突出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各地要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就業、住房、養老、生育等民生問題,織牢民生保障線,不斷夯實民生發展的基礎和底座。

做實“干”字文章。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在歲末年初這個關鍵時刻,尤其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在真抓實干上下功夫,要想在前面、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從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到抓好能源和市場保供穩價,從重視困難群眾基本民生保障,到落實安全生產和基層治理責任,從扎實做好明年開局各項工作,到為全年經濟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等,各項工作千頭萬緒,既要做好“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收口工作,也要做好明年的開局工作,唯有埋頭苦干實干,找準自身定位,瞄準發展目標,知重負重、擔事任事,撲下身子解決問題,主動擔當作為,直面矛盾、攻堅克難,新官理舊賬,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推進事業發展進步,才能干出一番成就,才能交出收口開局新答卷。(張繼)

標簽: 經濟工作 四篇文章 高質量發展 組合拳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