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大數據“掌眼”偵破江蘇85%以上刑事案件

時間:2018-01-22 13:42:18    來源:中新網    

大數據“掌眼”偵破江蘇85%以上刑事案件

圖為江蘇省公安廳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 蘇宮新 攝

1月17日,網上在逃人員達某在蘇州火車站剛一露面,就被人臉識別系統“認”出。剛剛過去的2017年,江蘇無錫、徐州、蘇州、泰州等地警方利用大數據,將9名潛逃20年上下的命案逃犯“挖”了出來……

圖為警方通過屏幕提供的實時情況,分析研判。 蘇宮新 攝

圖為警方通過屏幕提供的實時情況,分析研判。 蘇宮新 攝

記者22日從江蘇省公安廳獲悉,自2014年啟動警務大數據工程建設以來,到目前為止,江蘇公安大數據池已匯聚融合1200多類近8000億條各種資源數據。每年,該省有85%以上的刑事案件依靠大數據應用平臺“掌眼”偵破,其中70%不超3天就告破。

“隨著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速流轉,違法犯罪活動跨地區流竄,并加速向網上蔓延,以智能化、無邊界、非接觸為特點的新型犯罪層出不窮。”江蘇省公安廳廳長劉旸認為,各種社會治安要素,在實名制條件下,都以數字化形態記載呈現。遍地數據,成為治安面臨的新常態。

劉旸稱,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到來,公安機關必須養成“智慧思維”,掀起“頭腦風暴”,實現現代科技與警務機制的深度融合,實現對各類風險的預測、預警、預防,提高打擊犯罪快速破案能力和對各類風險的化解、管控能力。

除了實時研判,大數據在分析預防犯罪領域的功用正日益凸顯。江蘇省公安廳刑警總隊曾依托大數據,對通訊網絡詐騙受害人進行分析。

“原本以為,老年人是這類犯罪的主要受害群體,結果發現并非如此。通過大數據建立模塊研判發現,老年人因在家時間長,是電話詐騙的主要受害群體;而中青年人日常上網多,是網絡詐騙的主要受害對象。”江蘇省公安廳科技信息化處副處長楊杰說。

據江蘇省公安廳數據,通過建成反信息網絡詐騙平臺,實現了日均攔截詐騙網址186萬次,成功率達98%以上。去年,江蘇通訊網絡詐騙發案數和損失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9.8%、16.5%,破案數和抓獲數同比分別上升25.6%和77.6%。

基于在線大數據建立的各種打擊犯罪平臺,更成為基層民警偵查辦案的“撒手锏”。

圖為江蘇省公安廳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 蘇宮新 攝

圖為江蘇省公安廳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 蘇宮新 攝

據了解,目前江蘇各地警方依據大數據研發出眾多戰法模型,比如對漂白身份逃犯的追逃戰法,對被盜車輛的軌跡追蹤戰法,對命案犯罪嫌疑人的偵查戰法等,都取得了實戰成果。 (蘇宮新 楊顏慈)

標簽: 刑事案件 江蘇 數據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