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重慶漢豐湖吸引270多種候鳥來過冬

時間:2018-02-02 11:06:41    來源:重慶晨報    

入冬以來,開州區漢豐湖國家濕地公園內陸續飛來2000多只候鳥,其中不乏斑背潛鴨、小天鵝、中華秋沙鴨等瀕危珍稀動物。

事實上,北方候鳥選擇到漢豐湖過冬,與開州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態度密不可分。近日,開州區委書記冉華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開州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

270多種鳥類安家漢豐湖

今年入冬以來,漢豐湖濕地以及周邊已發現的鳥類達270多種。其中,還出現了6種以前重慶沒有觀測記錄的鳥類——紅胸田雞、藍胸秧雞、鐵嘴沙鸻、蒙古沙鸻、斑背潛鴨、赤頸鶇。

鳥類觀測人員甚至發現,前來過冬的候鳥逐年增多,部分候鳥也慢慢變成了留鳥,把這里當成了“成家立業”的沃土。這些遠道而來的候鳥為什么選擇在漢豐湖越冬?

這得歸功于當地生態環境的大幅改善。“我們一直堅持把生態擺在優先位置,保護綠水青山。”冉華章表示,為了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開州將全區生態系統劃分為森林生態、農業生態、城鎮生態和水生態四個子系統。同時,守住生態底線,嚴格產業準入,拒絕環境污染。“我們將繼續加大環境保護、生態治理和修復力度,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作出應有的貢獻。”

打造生態全域旅游城市

“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是人們對開州山水美景的印象。那么該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冉華章表示,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生態產業,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給生態“增值”。“比如,依托綠水青山,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鞏固和提升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創建成果。”

冉華章還特別提到,將依托漢豐湖的獨特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建設旅游城市。據了解,2017年,開州區共接待游客80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8.38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突出四項工作重點,即打造全域旅游精品景區、培育全域旅游特色鄉村、促進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構建全域旅游智慧體系,緊緊抓住旅游供給側改革和消費需求升級的機遇,大力實施全域旅游發展行動,將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

返鄉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冉華章介紹,開州是人口大區,也是勞務大區,“從改革開放初期至今,每年有50多萬開州人在外地務工經商。通過多年努力打拼,而今很多人已經在全國各地經商辦企業,成為家鄉的致富帶頭人。”

冉華章表示,多年以來,開州各級黨委政府全力當好在外老鄉的“娘家人”,在開州人務工經商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動黨支部36個、鄉情聯絡組11個,努力為在外老鄉搞好服務。同時解決好農村“三留守”問題,讓外出的人安心創業、放心打拼。

“近年來我們又著手把勞務經濟引向返鄉創業。現在開州返鄉創業者已超7萬余人,創辦經濟實體3萬多戶。去年,我們為48家返鄉企業規劃建設了家居產業園,建成后可帶動5000多人就業。”

其中,返鄉創業的重慶德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西南片區最大的覆銅板和半固化片專業生產廠家,去年已在‘新三板’掛牌。”

冉華章還表示,將把2018年定為脫貧決勝年,力爭在扶貧模式、制度設計上創新,全力以赴確保完成脫貧任務、通過國家驗收。(記者 王淳)

標簽: 漢豐 重慶 候鳥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