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男子擺攤補衣21年 培養出3名大學生

時間:2018-03-13 08:31:51    來源:北京晨報    

沒有桌子,也沒有縫紉機,55歲的謝師傅在路邊擺攤補衣賺錢。這一活計,他做了21年,不僅養活了五口之家,還將3個兒女培養成了大學生。

一根縫衣針、一根鉤針,線在手中來回穿梭,謝師傅不時推推鼻梁上的眼鏡,一件破了個洞的黑色羊毛衫在他的手中快速恢復原狀。3月11日上午,55歲的謝師傅搬了一條小板凳,坐在長沙雨花區勞動中路附近,低著頭給人織補衣物。謝師傅說,他擺攤有21年了。

給人織補衣物的謝師傅。

謝師傅只有兩根針,一根用來縫補,一根用來挑線鉤線,他的身前放著兩個購物袋,里面裝的四五件衣服是當天需要縫補好的。謝師傅旁邊放著一輛電動車,每天早上他會騎15分鐘的電動車來到老地方,幫人織補衣物賺錢,21年來風雨無阻。“這兩年才買了電動車,以前都是推著一輛自行車,那時租住在這附近。”謝師傅指了指街對面說,那時他的小凳擺在對街。

21年來,謝師傅的眼鏡度數從一百度升到四百度,鬢邊白發越來越多。1997年,34歲的謝師傅身體不好,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思來想去決定在街邊替人縫補。“我那時候也不會縫補,只能先學著,熟能生巧。”他的妻子在照顧孩子之余也帶著工具到附近擺攤縫補。

與記者交流時,謝師傅絲毫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沒一會兒一件針織衫已經縫補好。“新線的顏色稍微有點不一樣,過水一洗就完全看不出來了。”謝師傅將縫衣針橫插在牛仔褲上,又拿出下一件衣服。“因為我細心,手藝還不錯,漸漸地找我縫補的熟客越來越多,每天打電話請我上門取衣服的人也越來越多。曾經想過開個店,但是擔心老顧客找不到我,就這樣也挺好的。”

“每天都需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忙起來的時候甚至要加班到凌晨兩三點。”謝師傅稱,為了節省時間,他早上只能匆匆啃兩個包子,中午回到家和妻子兩人炒一個菜,吃完后又出門工作。“能吃飽就行,多炒幾個菜的話吃飯都要耽誤不少時間。”

時間一晃到了2018年,謝師傅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收入高的時候一天能賺200多元。“只要肯干,就能賺到錢。”對于生活,謝師傅很樂觀。

謝師傅最小的兒子已經25歲。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謝師傅很欣慰。謝師傅與妻子一共養育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大女兒和小兒子都是大學本科畢業,現在大女兒在重慶結婚生子,自己做生意,小兒子在北京工作,最近被調到重慶做項目。二兒子大專畢業,目前在長沙做軟件開發。

“現在孩子們都不要我出來賺錢,但是我還是想盡量多賺一點生活費,給他們減輕負擔。”謝師傅說。

標簽: 男子 大學生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