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社會 > 正文

男子學抖音挑戰翻跟斗游戲 致2歲女兒摔壞脊髓

時間:2018-03-20 10:01:19    來源:大河報    

抖音上一些用戶上傳的翻轉180度視頻截圖(該圖非本文報道當事人圖)

搖晃危險——空中飛人

拉扯危險——拔蘿卜

漫畫系本報資料圖

居高危險——騎馬馬

近段時間,一款門檻較低、以“玩”取勝的手機短視頻軟件——抖音深受人們熱捧。前幾天,一名武漢男子拉上2歲女童,在模仿抖音視頻“拉起孩子翻轉180度”這一高難度動作時,突然失手,孩子一頭栽在地上。結果,女童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暫時無法行動。昨日,記者調查了解到,1/5的抖音用戶年齡不超過19歲,甚至一些孩童也經常沉溺于這一“魔性”視頻。生活中,哪些親子運動不宜模仿?

事件

3月13日,武漢江岸區的王先生在刷抖音APP時,發現一套與孩子互動的十分有趣的技巧動作——“雙人翻跟頭親親”。因王先生平時喜歡與兒子玩親子游戲,特意拉來3歲的兒子樂樂(化名)一起模仿。兩人面對站立,孩子低頭彎下腰站在他前方,將雙手從自己腿中間伸出,王先生抓著兒子的雙手用力向上翻轉180度,結果落地后,孩子直喊胳膊肘疼,王先生趕緊將孩子送往武漢兒童醫院。

昨天,記者從武漢兒童醫院獲悉,當時,樂樂是橈骨頭半脫位,經過醫生復位治療后,孩子才停止哭鬧,手臂恢復了活動。當時,王先生十分自責:“以為是很好玩的親子互動,哪知將孩子的胳膊拉脫臼了,以后再也不模仿了。”

其實,類似的事情真不少。昨天,網上還流傳出另一個因模仿抖音,進行親子教育而受傷的例子:前幾天,平時注重親子教育的爸爸,拉上2歲女童菲菲模仿抖音APP上一個高難度動作,結果,當爸爸抓住菲菲往上翻轉180度時,突然失手,孩子一下子頭著了地。盡管家人及時把孩子送到醫院,但菲菲的脊髓已嚴重受損,菲菲上半身已無法活動。

武漢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表示,半個月,該醫院已接診了十多例家長模仿抖音上的“雙人翻跟頭親親”導致孩子摔傷脫臼的病例。

提醒

昨天,記者從河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目前,他們暫時未接到因模仿抖音的高難度動作,而導致孩子受傷的病例。但該醫院的醫生向記者講述了平時幾種親子教育中,除拉扯導致孩子手臂橈骨頭半脫位之外的其他幾種常見的危險動作。

①孩子拋空中,爸爸卻沒接住

昨天,河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齊林表示,生活中,常見的危險動作是抱起孩子,高高拋在高空,這個動作雖孩子很高興,但卻也十分危險。他就接診了不少類似的例子。

豆豆來自豫南一個城市,半年前時,他8個月大。一天,父親陪著他玩,并和他玩起了“高空拋”游戲,每次玩這個游戲時,豆豆都會笑個不停。這一次,當豆豆再次被拋起來時,不幸的是,父親卻沒接住,豆豆直直地摔到了地上。

那一刻,世界一片寂靜,隨后,豆豆開始大哭,并出現嘔吐等現象?;帕松竦募议L迅速將豆豆送到了當地醫院,CT顯示,豆豆顱內有血腫,需要立即轉院手術。

“孩子腦部出血量比較大,當即就進了手術間。”齊林說,隨后,醫生為豆豆開顱,并進行了硬膜外血腫清除術。孩子命保住了,十天后才出院回家。

②騎在脖子上,一頭栽了下去。

除了高空拋孩子外,“騎馬馬”“坐高高”,也是一個父母尤其是父親比較喜歡和孩子玩的親子游戲。這個游戲是,孩子騎在父母的脖子上,父母抓著孩子的手邊走邊玩。

一年前,1歲多的丁丁(化名)坐在爸爸脖子上時,爸爸手一滑,丁丁一頭從爸爸肩膀上栽到了地上。

“因為是頭部著地,當時孩子顱骨骨折、顱內血腫。”齊林說,丁丁也是從外地被緊急轉院到河南省兒童醫院的一個小病人。當時,接到這個孩子時,醫生迅速為他進行了硬膜外血腫清除術。

此外,齊林還提醒,大人去商場購物,讓孩子坐進購物車,從車里掉下來的情況,也比較常見。

調查

昨天,大河報記者從手機上的抖音APP中發現,該軟件是一款主要以各種搞笑、娛樂為主要內容的短視頻,它的創作門檻很低。

抖音中專門為用戶提供了動感的音樂和影視小品片段,提前準備了臺詞,只要用戶跟對節奏和情緒,便可錄制一段只有15秒鐘的搞笑、酷炫或魔幻的小視頻,錄制完畢便可發布。另外,抖音APP還設計了很多特效和道具,比如原創特效、濾鏡、場景切換等,以此進一步增添視頻的表現力,達到吸引粉絲的目的。

據國外一家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Tower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2月15日至3月7日,抖音已持續霸占中國AppStore單日下載量榜首共16天,打破了自2017年初以來非游戲類App所創下的冠軍持續天數的紀錄。而另一家第三方統計機構QuestMobile的數據統計,2018年1月,抖音的日均活躍用戶已達4000萬。

昨天,記者在抖音APP中發現,除了一些高難度動作視頻外,該APP內還有不少網友拍攝了一些惡搞視頻,比如將透明膠帶橫在門前絆倒他人,用整蠱小道具驚嚇寶寶等。

“這款手機APP主要就是以好玩、搞怪、新奇為主要內容,以此來達到吸粉的目的。”昨天,省內一名資深新媒體運營專家表示,視頻只有15秒,制作難度較小,視頻中只要有一個亮點,就可能引發關注。

建議

數據顯示,抖音的用戶年齡主要分布在20至29歲,占比達60.7%,其中,19歲及其以下用戶占20%。其中,不少孩子也成了抖音APP的忠實用戶。

昨天,鄭州市民田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女兒今年8歲,從今年春節開始玩抖音,“每天一放學,撂下書包,就抱起手機玩兒抖音”。女兒自己在APP中選個快節奏的音樂,添加一個特效或濾鏡,“把嘴巴變大,變成一個丑女,按臺詞進行表演,每次都會把我逗笑,笑得肚子疼”。她說,女兒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怕一些不宜模仿的東西被女兒學會。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名社會學教師表示,抖音APP的視頻創作門檻較低,用戶自己制作即可上傳,也缺乏一定的把關。她建議,抖音APP的出品方應提供一定的把關處理技術。例如,對一些過于惡俗、搞怪的視頻,經審核禁止發布或僅個人可見;對一些高難度動作的視頻,APP出品方應標注“危險,請勿模仿”等提醒字樣。

同時,該教師表示,抖音APP門檻低,玩家的年齡越來越趨向低齡化。除了對內容進行審核,他還建議,家長也應對孩子玩該APP進行監管;該軟件出品方也應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建議上線“抖音防沉迷系統”,通過身份、年齡識別,甄別出對未成年人可能不利的內容。此外,政府的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新興APP視頻內容的監管力度。

抖音視頻在上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昨日,記者多方聯系抖音視頻公司,但未果。記者從抖音視頻河南直營分公司李經理處了解到,該公司內容生產主要由北京總部負責,而河南直營分公司僅做廣告業務,總部的唯一的聯系方式是郵箱。昨日,記者已將相關采訪內容發至該公司郵箱,但截至昨晚10點,暫未有見回復。(記者 田育臣 李曉敏 文圖)

標簽: 跟斗 脊髓 女兒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