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中國北斗三號有多強?和GPS有什么區別

時間:2020-06-28 08:47:44    來源:強國新武器    

眾所周知,中國發展北斗導航系統的過程充滿了艱辛,實際上是在歐美的封鎖和打壓下發展起來的。美國從一開始對就對華實施嚴格的技術封鎖,雖然到現在全球幾乎所有民用設備在依賴美軍的GPS,但是真的要在軍用領域使用根本不可能。歐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決定發展伽利略導航系統,中國在2003年率先加入了該項目,投入了超過2億歐元,結果很多核心技術研究都把中方排除在外。

圖片

自此,中國獨立發展導航系統項目進入了快車道。到2007年,中國開始發展北斗二代,并在2012年發射了16顆衛星,建成了完全覆蓋亞太地區的區域導航系統。在積累了大量技術和經驗之后,北斗三號在2015年開始進入了建設高潮期。到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三步走”戰略全部實現。

北斗的發展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伽利略導航系統,意味美國技術封鎖和歐洲打壓失敗。我們都知道北斗對國家軍事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與GPS相比并沒有太大優勢。針對這個問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工程設計師楊長風在23日接受采訪時說出現實話,北斗不只是解決了中國有沒有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問題,而且還擁有很多獨特優勢。

圖片

楊長風表示,北斗系統最大的特色就是通導融合一體。也就是說,北斗系統不僅可以讓用戶被動接受高精度定位服務,同時還有主動式定位手段,終端用戶與導航系統可以進行信息互換,這一點在交通運輸、遠洋漁業等多行業應用時具有特殊優勢。 在漁業管理方面,北斗系統可以與漁民進行溝通,能大大提升遠洋漁業的經濟效益。中國漁民現在常說“一拜媽祖,二拜北斗”,意思就是北斗在關鍵時刻可以救命也能幫助找到魚群。在交通運輸領域,通過北斗系統可以實現對運輸資源的最合理調配,正在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圖片

楊長風指出,北斗第二大特點是擁有星間鏈路,可以在衛星之間、衛星與地間之間進行互聯互通。該方案的最大優勢是建設全球導航系統不再需要到處建設地面站,可以大大節約成本。有了星間鏈路,導航精度也能進一步提到提高。北斗相比GPS出現的時間很晚,能降低建設成本和提供更高精度導航服務對未來搶占市場具有戰略意義。

北斗最厲害的一點是還在導航精度本身。據楊長風介紹,北斗系統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實現了米級、分米級、厘米級、靜態能達到毫米級的定位精度。北斗三導航系統采用的是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混合軌道設計,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現在反而是美國在向北斗學習,準備以后發射高軌導航衛星,日本和印度等國也準備發展類似的模式。

圖片

總體來看,評價一個導航系統的主要指標包括四個方面:軍用價值、民用價值、實用性和穩定性。北斗相比GPS真正的差距是民用價值,畢竟后者已經發展了30年多,早已經實現了全球覆蓋,而且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北斗未來的最大挑戰就是在民用領域搶占GPS的市場,仍然任重而道遠。楊長風也表示,北斗的目標是要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社會,作為系統為全球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只要北斗系統性能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而北斗顯然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

標簽: 北斗 衛星 GPS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