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共享數字信息發展 社會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

時間:2020-12-01 09:18:32    來源:人民網    

當前,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伴隨著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時代,整個社會如何幫助老年人跨過“數字鴻溝”,共享數字信息發展引發高度關注。

11月26日,國新辦舉行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實施方案》的核心,簡單用一句歸納就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傳統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吹風會上表示,既要歡迎智能技術有效推廣應用,用智能技術為生活生產提供相關的便利,但同時一定要合理的保留老年人以及相關群體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以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生活習慣的人們特別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趙辰昕指出,《實施方案》提出堅持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堅持普遍適用與分類推進相結合,堅持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堅持解決突出問題與形成長效機制相結合。

《實施方案》明確了要保留的傳統服務的重要場景,主要包括老年人以及一些相關群體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高頻事項,比如疫情防控、交通出行、看病就醫、消費支付、游園健身、辦事認證等等,將來智能技術可能應用的其他領域,也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生活習慣。

此外,《實施方案》對如何保留傳統服務提出了多種形式。第一類就是要保留傳統的紙質憑證,比如不會掃碼或者不方便掃碼的老年人,可以由社區、醫院提供紙質證明,還有要求車站、文體場館保留車票、門票等傳統的紙質憑證;同時,要加快打通后臺信息,擴大身份證件、社保卡、老年卡、醫保電子憑證等證件的通用范圍。

第二類是專設老年人的服務通道,主要是設立無健康碼通道,以及各類生活服務優化老年人綠色通道等。

第三類是保留人工服務,讓窗口服務、電話專線、引導人員能夠更好的幫助老年人;一些場所要保留傳統的辦事方式,比如消費場所要支持現金和銀行卡的支付;社保、民政、電信、繳費等便民服務要保留線下辦理的渠道。在保留傳統方式的同時,《實施方案》也要求開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特點的硬件產品和軟件的應用。

最后,趙辰昕指出,讓老年人等一些相關群體更好的融入到智能社會,需要全社會共同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與高頻事項與服務場景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的責任,也要求地方政府要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對重點任務做好細化的安排,要把責任扛在肩上,確保每一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下一步各地各部門將會立即行動,努力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生活的安心、舒心、便捷,安享幸福晚年。”(記者喬雪峰)

標簽: 數字信息 老年人 數字鴻溝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