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今日頭條 > 正文

2021年中國貨膨脹壓力總體較小 宏觀杠桿率將穩中有降

時間:2021-04-26 16:55: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金融報告2020》新書發布暨高層研討會上4月25日在京舉辦。《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會上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旗艦報告《中國金融報告2020:新發展格局下的金融變革》正式發布。報告稱,2021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8%左右,呈現出“前高后低”態勢;通貨膨脹壓力總體較小;宏觀杠桿率將穩中有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圍繞6.4-6.5的中樞水平呈現雙向波動的格局。

報告認為,2020年中國金融體系總體實現“穩中有進”:一方面,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前提下,及時調整貨幣金融政策取向,從熨平經濟波動、優化經濟結構、推動復工復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等多個層面發力,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持續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著力增強我國金融體系的競爭力和韌性,在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金融雙向開放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不過,“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金融運行仍面臨諸多挑戰。報告指出,這主要來自于宏觀杠桿率攀升引發多重風險;中國金融科技發展面臨新挑戰;全球流動性充裕構成新的外部沖擊。課題組認為,主要發達經濟體擴張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一方面導致債務占GDP比重達到歷史高點,另一方面利率水平卻跌至歷史低點。要密切關注全球流動性變化對大宗商品價格、通貨膨脹、匯率、國際資本流動、外匯儲備等方面的沖擊。

報告還對2021年我國經濟金融形勢進行了展望。報告認為,2021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8%左右,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將會延續2020年的復蘇態勢、繼續回歸潛在增速;另一方面是因為2020年的基數效應較低。考慮到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呈現出前低后高的格局,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很可能是前高后低。

此外,報告認為,2021年通貨膨脹壓力總體較小;宏觀杠桿率將穩中有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圍繞6.4-6.5的中樞水平呈現雙向波動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主報告中還指出“對2021年中國股市較為樂觀”。課題組認為,宏觀經濟的回升使得2021年的經濟增速將遠高于2020年,經濟的復蘇也會使得企業的基本面不斷改善,這會提高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另一方面,房地產政策調控的延續性也會使得存量資金從房地產市場向股票市場輪動。此外,中國經濟的較快增長以及境內外較寬的利差也會導致更多的外國資金流入中國股市。

“相比于估值已經很高的小盤股(尤其是創業板股票),我們更加看好估值偏低、基本面穩健、機構投資者更加偏好的藍籌龍頭股。”課題組指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學部委員李揚在會上指出,由于全球經濟處于長期下行通道,資本的邊際產出亦呈現長期下行趨勢,貨幣當局釋放出的流動性絕大部分都不會進入實體經濟領域,而是滯留在金融和其他流通領域,大體說來,源源不斷的貨幣資金,大都進入了資金市場。

在李揚看來,這些貨幣資金,一部分進入股票市場,遂有股價的不斷上漲;另一部分進入債券市場,則有債券收益率不斷下降,以至于出現負利率,出現長短期債券的收益率的倒掛;再有一部分進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房價再經濟下行期間詭異地逆勢上漲。

宏觀政策方面,課題組建議,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審慎應對與化解金融風險,避免爆發區域性與系統性金融危機;繼續加快金融市場的改革;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繼續推動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建立“可持續”的債務積累模式。記者 班娟娟

標簽: 宏觀經濟 中國GDP增速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