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書畫 > 正文

山西永樂宮發現蒙元時期珍貴道教紙質文物 被定為館藏一級文物

時間:2020-09-16 15:41:37    來源:新華社    

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近日對外發布消息稱,去年,研究院在整理永樂宮搬遷資料時,發現近百件與永樂宮宗教活動有關的古籍文書。經專家鑒定,其中五件蒙元時期道教度戒牒文書和一件或早于同期的刻印道經,對研究蒙元時期全真教發展和永樂宮重建歷史具有重要價值,被定為館藏一級文物。

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是蒙元時期全真教派在皇家支持下,在呂洞賓的家鄉山西芮城縣重建的一座大型道觀,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因三門峽水庫修建,為避免淹沒,永樂宮被整體搬遷到今址加以保護,1961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行尚書省斷事官付道人張來童執照”“元陜西都總管付道士張志洞執照”“元貴由皇帝福蔭丘神仙門人通玄真人圣旨”分別是元代道士張來童、張志洞和于善慶在各地區之間通行的身份證明,行文風格頗為相似,均先引述朝廷批準宗教人員活動的圣旨,再敘述通行事由和持照人履歷,最后由保人和簽發機構畫押。

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院長席九龍說,“元皇帝圣旨普通度戒牒(含封套)付長春宮李真人”表明元代全真教須經官府批準后才可度戒信眾,反映了元代統治階級對宗教嚴格的管理制度。永樂宮得以保存這件頒授給全真教第四任掌教李真常的度戒牒,凸顯了全真教高層對永樂宮的重視程度。“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只存下半卷,麻紙包裹,紙上題字:“此經殘卷出于重陽殿屋脊西大吻之內”。珍貴經書被放置在重陽殿鴟吻中的宗教意義有待進一步研究。

“這些珍貴紙質文物的發現為深入研究蒙元時期道教尤其全真教傳道、布教及齋醮制度提供了豐富材料。”席九龍說。

標簽: 山西永樂宮 蒙元時期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