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PPP推動打造新型城鎮化 尚需相關政策配套

時間:2020-11-20 14:49:09    來源:中國財經報網    

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提及PPP模式的內容不再出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引發代表的熱議。

不過,在聽取部分人大代表的意見后,最后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加上了“鼓勵規范運作PPP”的表述。這說明中央政府對PPP仍是認可和肯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支持民營企業平等參與,要優選項目,不留后遺癥,讓投資持續發揮效益,而PPP模式是經過市場檢驗的可選擇方式中的一種。

據了解,至今PPP依然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項目落地慢、落地難等問題,但也正是因為落地慢,經過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雙方博弈,減少項目投資的盲目性,降低了政府的投資決策風險。現在的PPP既需要專項債資金的引入,支持新基建的建設,也需要引入社會資本方,優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PPP是打造新型城鎮化的有力推手。目前我國新型城鎮化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實踐中已形成的開發性政社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把政府與市場積極性調動起來,更有效地推進新、舊基建投入,對地方政府以發展方式擺脫債務困境提供了新路徑。

有別于傳統的基于單體項目的PPP,開發性政社合作的關鍵是推動人口聚集、產業布局和空間開發的有效匹配,實現區域價值的提升,而開發性政社合作助力新基建,需要政府創造相關條件。專家建議,政府應該引入規模實力強、社會責任感強、綜合能力強的高能社會資本進行合作,確保社會資本能夠持續經營。

PPP也是健全市場化投融資機制的有效途徑。有關部門最近不斷發出積極的信號,比如,今年2月以來財政部連續發布推進PPP的指導性文件,助力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在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特別是對疫情防控急需的PPP項目,開設綠色通道,即報即審、合規即發,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隨后國家發改委也明確要求各地做好項目儲備,加快前期工作,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推動PPP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有鑒于此,需要進一步建立與PPP相關的配套政策,實現項目的“投融管退”的良性循環,比如PPP項目的Reits機制、ABS機制,實現PPP與資本市場的有效銜接,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補短板和新型基礎建設,助力產業升級。 (宗禾)

標簽: 新型城鎮化 PPP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