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先進制造業迎來減稅利好 激發企業發展先進制造業

時間:2021-05-07 17:09:09    來源:證券日報    

為進一步促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明確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公告》,自2021年4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納稅人,可以自2021年5月及以后納稅申報期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國家再次強化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無疑給先進制造業吃了一顆定心丸。這就使包括非生產性、生產經營周期、季節等因素形成的留抵資金可以迅速投入企業研發,進入生產環節。因從原材料、機器設備購進到產品銷售之間的周期而形成的增值稅進項大于銷項部分的留抵,不僅不再成為實際上的企業稅收負擔,而且可以為先進制造業進行有效賦能。

“增值稅留抵問題是在營改增之后出現的一個困惑企業多年的問題。”宋向清介紹,由于企業進項稅大于銷項稅,產生留抵即留待抵扣稅款,這相當于國家可以長期無息占用一部分企業資金,給企業資金周轉帶來新的壓力,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科技投入和生產規模擴大。尤其是對于先進制造業而言,由于科技投入資金多,周期長,見效慢,進項稅前期遠遠大于銷項稅,這樣留抵就多,必然影響其創新發展。為此,2019年國家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

“這個政策實實在在給先進制造業帶來了發展利好,贏得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歡迎,也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先進制造業,躋身先進制造業行列。”宋向清說。

根據公告,所謂先進制造業納稅人,是指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生產并銷售“非金屬礦物制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醫藥”“化學纖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儀器儀表”銷售額占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今年針對制造業出臺了一系列減稅政策,先進制造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對于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企業是較大的利好。尤其是對于部分先進制造業放寬了條件,使他們享受期末留抵退稅政策門檻更低,有利于企業更好發展,體現出國家鼓勵加大制造業投資的政策導向作用。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生產飛機發動機的老牌制造業企業,航發航空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動機的研制,具備了航空發動機研制、生產、試驗和試車能力。2020年以來,由于進料加工手冊核銷,產生了大量免抵退稅調整額。截至2021年2月份,公司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已達4700多萬元。如果按照出口退稅相關政策,要消化掉如此大的進項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進項積壓猶如頭頂的烏云,成為激發企業創新、推進發展動能的陰霾。

“如果4700多萬元留抵稅額能夠變作真金白銀退回給公司,無疑給我們發動機的研發插上了加速騰飛的翅膀。我們將用好這筆活水,為我國航空裝備動力提供有力支持。”中國航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華表示,減稅新政的出臺為更深層次、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補強補全產業鏈,加快經濟主體復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宋向清表示,退還企業的留抵稅額可以轉化為企業當期現金流,這將促進企業擴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增強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同時,留抵退稅在有效減少對企業資金占用得同時,使更多先進制造業企業切實享受到政策紅利,有利于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吸引更多企業成為先進制造業企業,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科技投入、促進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制造業企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有助于帶動新型產業鏈、供應鏈的構建,有利于拉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可以全方位推進我國產業基礎向高端化現代化遞進,也必然可以進一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雙循環良性運轉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對先進制造業的催生和壯大必將發揮重要作用。”宋向清說。

標簽: 先進制造業 新型產業鏈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