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為什么海龜能活很久?在細胞分裂時保護染色體并移除受損細胞

時間:2021-08-24 09:34:37    來源:游俠網    

外媒報道,在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島,生活著一只吉尼斯世界紀錄里“最長壽”的動物,它的名字叫做“喬納森”,是一只巨型烏龜。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2019年時喬納森187歲,它出生于1832年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這意味著當泰坦尼克號巨輪沉入北大西洋海底深處時,它已經80歲了。

美國佛羅里達西南州立大學生物學教授、海龜生態學家喬丹·多尼尼稱,喬納森和其他巨型龜并非唯一壽命最長的烏龜。他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稱,海龜通常可存活50-100年,箱龜的壽命更長,可以存活一個多世紀。事實上,科學家并不知道多數海龜物種的壽命上限,只是因為人類的壽命不夠長,無法找到這個確切答案。

那么為什么海龜能活這么久呢?阿肯色州立大學生理學副教授洛里·紐曼-李從事多年海龜和其他爬行動物的研究工作,他說:“這是一個進化學和生物學的問題,我們應該從這兩個方面來揭曉海龜長壽之謎。”

進化論的答案相對簡單:蛇和浣熊等動物喜歡吃海龜蛋,為了遺傳,海龜必須存活很長時間,頻繁繁殖,有時一年要頻繁多次,還要產下許多蛋。紐曼-李說:“考慮到海龜的后代數量,但全球并未出現海龜泛濫,這有點令人驚訝。”

事實上,海龜長壽現象背后的生物機制更為復雜,紐曼-李稱,海龜長壽的一個重要線索是它們的端粒,端粒是由覆蓋染色體末端的非編碼DNA鏈組成的結構,該結構有助于在細胞分裂時保護染色體。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端粒變短或者退化,這意味著它們無法再保護自己的染色體,從而導致DNA復制出現了問題,DNA復制錯誤會導致腫瘤和細胞死亡等。

但與壽命較短的動物相比,海龜端粒縮短率較低,這意味著它們更能抵抗DNA復制錯誤引起的某些損害。

科學家并未證實促使海龜長壽的所有因素,但他們提出了一些想法,巨型龜和其他一些海龜物種似乎能保護自己免遭細胞損傷的長期影響,紐曼-李稱,它們通過一種叫做細胞凋亡或者程序性細胞死亡的過程,能迅速殺死受損細胞。

該論文強調指出,實際上控制細胞凋亡是非常有價值的,因為如果有一個細胞受損,某種生物體能夠快速移除受損細胞,那么就可以避免癌癥等致命疾病。

標簽: 烏龜長壽 DNA復制錯誤 控制細胞凋亡 移除受損細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