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推動鋰離子電池等商業化規模應用

時間:2021-08-30 08:06:48    來源:中國工業報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 《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實現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長時儲能技術進入商業化發展初期。

強化規劃引導 鼓勵儲能多元發展

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l展轉變。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在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顯著作用。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和產業水平穩居全球前列。

研究編制新型儲能規劃中進一步明確 “十四五”及中長期新型儲能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應開展新型儲能專項規劃研究,提出各地區規模及項目布局,并做好與相關規劃的銜接。

意見大力推進電源側儲能項目建設,結合系統實際需求,布局一批配置儲能的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項目,通過儲能協同優化運行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撐及一定調峰能力。充分發揮大規模新型儲能的作用,推動多能互補發展,規劃建設跨區輸送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提升外送通道利用率和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占比。探索利用退役火電機組的既有廠址和輸變電設施建設儲能或風光儲設施。

積極推動電網側儲能合理化布局。通過關鍵節點布局電網側儲能,提升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及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在電網末端及偏遠地區,建設電網側儲能或風光儲電站,提高電網供電能力。圍繞重要負荷用戶需求,建設一批移動式或固定式儲能,提升應急供電保障能力或延緩輸變電升級改造需求。

積極支持用戶側儲能多元化發展。鼓勵圍繞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等其他終端用戶,探索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鼓勵聚合利用不間斷電源、電動汽車、用戶側儲能等分散式儲能設施,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結合體制機制綜合創新,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商業模式。

推動技術進步 壯大儲能產業體系

意見提出,開展前瞻性、系統性、戰略性儲能關鍵技術研發,以 “揭榜掛帥”方式調動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推動儲能理論和關鍵材料、單元、模塊、系統中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強化電化學儲能安全技術研究。堅持儲能技術多元化,推動鋰離子電池等相對成熟新型儲能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和商業化規模應用,實現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等長時儲能技術進入商業化發展初期,加快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開展規?;囼炇痉叮孕枨鬄閷?,探索開展儲氫、儲熱及其他創新儲能技術的研究和示范應用。

完善儲能技術學科專業建設,深化多學科人才交叉培養,打造一批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支持建設國家級儲能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發中心等。鼓勵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技術機構等聯合組建新型儲能發展基金和創新聯盟,優化創新資源分配,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鼓勵開展儲能技術應用示范、首臺 (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加強對新型儲能重大示范項目分析評估,為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實際應用效果提供科學數據支撐,為國家制定產業政策和技術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引導提升儲能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重視上下游協同,依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積極推動從生產、建設、運營到回收的全產業鏈發展。支持中國新型儲能技術和標準 “走出去”。支持結合資源稟賦、技術優勢、產業基礎、人力資源等條件,推動建設一批國家儲能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完善政策機制 營造健康市場環境

意見中明確了新型儲能獨立市場主體地位。研究建立儲能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和輔助服務等各類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和技術標準,加快推動儲能進入并允許同時參與各類電力市場。因地制宜建立完善 “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深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鼓勵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輔助服務市場。鼓勵探索建設共享儲能。

健全新型儲能價格機制。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逐步推動儲能電站參與電力市場;研究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完善峰谷電價政策,為用戶側儲能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健全 “新能源+儲能”項目激勵機制。對于配套建設或共享模式落實新型儲能的新能源發電項目,動態評估其系統價值和技術水平,可在競爭性配置、項目核準 (備案)、并網時序、系統調度運行安排、保障利用小時數、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考核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規范行業管理 提升建設運行水平

意見中還提出,完善儲能建設運行要求。以電力系統需求為導向,以發揮儲能運行效益和功能為目標,建立健全各地方新建電力裝機配套儲能政策。電網企業應積極優化調度運行機制,研究制定各類型儲能設施調度運行規程和調用標準,明確調度關系歸屬、功能定位和運行方式,充分發揮儲能作為靈活性資源的功能和效益。

明確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新型儲能行業管理職能,協調優化儲能備案辦理流程、出臺管理細則。督促電網企業按照 “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的原則明確并網流程,及時出具并網接入意見,負責建設接網工程,提供并網調試及驗收等服務,鼓勵對用戶側儲能提供 “一站式”服務。

按照儲能發展和安全運行需求,發揮儲能標準化信息平臺作用,統籌研究、完善儲能標準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開展不同應用場景儲能標準制修訂,建立健全儲能全產業鏈技術標準體系。加強現行能源電力系統相關標準與儲能應用的統籌銜接。推動完善新型儲能檢測和認證體系。推動建立儲能設備制造、建設安裝、運行監測等環節的安全標準及管理體系。(郭宇)

標簽: 新型儲能 鋰離子電池 商業化 儲能產業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