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中國開通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干線

時間:2017-10-01 11:17:44    來源:人民日報    

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當日,結合“京滬干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這標志著我國在全球已構建出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9日下午,在“京滬干線”北京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使用量子加密視頻會議系統,分別與合肥、濟南、上海、新疆等地成功地進行了通話。隨后,白春禮又通過“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奧地利地面站的衛星量子通信,與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安東·塞林格進行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頻通話。在通話中,塞林格向我國科學家近期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的一系列卓越成果表示祝賀,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國在量子領域的深度合作。

“京滬干線”項目于2013年7月立項,由中科院統一領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項目建設主體承擔,整個項目建設周期42個月。建設期間,“京滬干線”項目組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高速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可信中繼傳輸和大規模量子網絡管控監控等系列工程化實現的關鍵技術,于2017年8月底在合肥完成了全網技術驗收。

建成后的“京滬干線”,實現了連接北京、上海,貫穿濟南和合肥全長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網絡,并通過北京接入點實現與“墨子號”的連接,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邁出堅實的一步。

“京滬干線”項目首席科學家潘健偉院士說:“‘京滬干線’全線路密鑰率大于20千比特/秒(kbps),可滿足上萬用戶的密鑰分發業務需求,已實現北京、上海、濟南、合肥、烏魯木齊南山地面站和奧地利科學院6點間的洲際量子通信視頻會議。通過這條線路,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阿里巴巴集團也實現了京滬異地數據的量子加密傳輸等應用。”

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嚴格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據悉,未來將以“京滬干線”為基礎,推動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務、國防、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建立完整的量子通信產業鏈和下一代國家主權信息安全生態系統,最終構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量子互聯網。此外,京滬干線的建成和開通也將吸引和培育一批量子保密通信領域的上下游企業,使量子保密通信產業成為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標簽: 量子 干線 中國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