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圖片 > 正文

申請“元宇宙”商標的企業涵蓋各個行業 不妨多一些冷靜

時間:2021-11-30 23:03:56    來源:中工網    

“元宇宙”這個概念最近火了。火到什么程度?根據天眼查數據,截至目前,名稱中含“元宇宙”的商標申請量超過6000個,有900多家公司參與申請。而在9月22日之前,申請公司數量不過百余家,也就是說,近兩個月,“元宇宙”商標的申請量呈現倍數增加。

近3個月,申請“元宇宙”商標的企業涵蓋各個行業,從汽車到網站不一而足,連景區都成立了“元宇宙”的相關機構,“元宇宙”世界里甚至有了虛擬房產的炒房族。現在,你的商業概念里如果沒有”元宇宙”,“已經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了”。

面對“元宇宙”,企業到底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更為適宜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到底何為“元宇宙”。事實上,迄今業界對此沒有統一概念。

“元宇宙”最早由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文森在1992年的小說《雪崩》中創造,大意是在未來,人們沉浸在數字世界之中,以虛擬替身的形式相互交流。但具體如何給元宇宙下定義,斯蒂文森自己也沒有說法。如果再簡單點說,電影《頭號玩家》里的虛擬數字世界“綠洲”,更像是現在人們想象中的未來的“元宇宙”。

也就是說,“元宇宙”這個詞,誰都可以用,誰也都可以詮釋。但究竟相關企業怎么實現它,如何通過它盈利?目前并無案例可尋,也沒有多少企業公布具體詳盡的計劃,投資領域同樣缺乏相應的評估信息。換句話說,“元宇宙”聽上去挺好的,但你如何拿這個詞來實現盈利呢?

某種程度上,“元宇宙”的突然火熱,有些像前幾年的區塊鏈和VR社交等概念,誰都想摻和一腳,但具體怎么做,誰也不知道。當然,區塊鏈和VR社交,現在也被用于解釋元宇宙的概念,甚至作為元宇宙的具體實施方法。但問題是,相關技術尚不成熟,更缺乏相應的基礎性平臺,對于單一企業而言,從零開始并非易事。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否定“元宇宙”及其相關概念,是未來的趨勢,在相關技術和市場成熟之后可以推廣應用,但具體如何實現,什么時候能實現,能實現到什么效果,沒有人能夠預計。

具有龐大資金和強大研發力量的大型科技企業,當然可以搶先進行基礎性研發,以在未來取得行業領先地位。但是對于中小企業、行業企業來說,是否要在這個概念上投入資金和研發力量,則要審慎思量,畢竟在當下,中小企業和行業企業,有太多需要用錢的地方,也有太多需要面對的轉型挑戰。“元宇宙”是不是中小企業和行業企業解決當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即便“元宇宙”真能實現,中小企業和行業企業需要做的,往往也只是在既有平臺上立足而已,而無須自己研發平臺。

正因如此,面對來勢洶洶的“元宇宙”概念,企業投資者和經營者不妨冷靜一些,別人行動上或只是口頭上的跟風,不代表自己也要仿而效之。還是那句話,連定義都還不明確的“元宇宙”,對企業而言不是包治百病、一試就靈的靈丹妙藥 。這劑藥到底怎么樣?還是要冷靜地先看看,再說。

標簽: 元宇宙 商標申請 虛擬替身 虛擬數字世界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