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對中華文明的認知,我們尚處在一個不斷提升認識的過程中。過去人們把中華文化理解成“黃河文化”“黃土地文化”。隨著考古新發現和學界對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除黃河文化之外,長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特別是杭州良渚古城遺址,以4300-5300年的歷史,以夯土高臺、合圍城墻以及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等古代遺址的發現,系統實證了古國的概念和文明的誕生。
第一次去良渚遺址時,正逢制定考古遺址保護規劃。當時遇到的最大難題是遺址區域內有很多鄉鎮企業和臨時建筑,環境保護問題十分突出。后來再去良渚遺址,我一次次感到震撼:那些壓在遺址上面的“單位”和建筑物相繼被遷移、清理,良渚遺址成了一座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把深埋在地下的考古遺址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出來,成為讓普通觀眾能夠看懂、讓青少年學生也能喜歡上的古代文明圣地。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中最靠南的歷史文化名城。當年杭州提出西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我認為這是一項需要付出極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西湖位于蓬勃發展的大城市核心區域,西湖的特色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三面云山內不能出現任何侵害西湖文化景觀的新建筑,做得到嗎?
“十年申遺路”,杭州市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今天,無論是漫步蘇堤白堤,還是蕩舟西湖里,看不到任何一座不和諧的建筑。伴隨著西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杭州的城市發展也從“西湖時代”邁向了“錢塘江時代”,氣勢磅礴地建起了杭州新城。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不僅是人類文明的成果,也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家園。從文化景觀到歷史街區,從文物古跡到地方民居,各個時期的文化遺產像一部部史書,記錄著城市的滄桑歲月,形成城市記憶的歷史物證,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價值。唯有保留下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遺產,才能使我們今后的文化創造具有不間斷的基礎支撐,才能使我們今天和未來的生活更美好。
杭州市新近出版了一套《杭州優秀傳統文化叢書》,從城史文化、風景文化、遺跡文化、辭章文化、藝術文化、工藝文化、民俗文化、休閑文化、名人文化和思想文化10個系列,挖掘和傳播位于長江流域中國最南方的古都文化經典,使市民百姓對地域文化的理解,有一個清晰完整、好讀好記的載體,能夠靜靜品味古代流傳下來的豐富知識。再走進博物館或觀賞文化景觀,看到歷史遺存,將是另一番感受。
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不是一個概念。傳統文化背后蘊含的那些精神價值,才是文化傳統。需要學者的研究提煉,才能將具有傳承意義的傳統文化凝練成文化傳統。叢書專門增加了“思想文化系列”,從杭州古代的商業理念、中醫思想、教育觀念、科技精神等方面,集中挖掘提煉產生于杭州古城歷史中靈魂性的文化精粹。這樣的安排,是對傳統文化內容把握和傳播的理性思考。
繼承傳統文化,有一個繼承什么和怎樣繼承的問題。傳統文化是百年乃至千年以前的歷史遺存,這些遺存的價值,有的已經被現代社會拋棄,也有的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適當轉化。唯有把傳統文化中的這些永恒的基本價值繼承下來,才能構成當代社會的文化基石和精神營養。這套叢書定位在“優秀傳統文化”上,顯然是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
今天我們更重要的使命,是把歷史文化遺存前世今生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告訴人們古代文化與他們現實生活的關系。為達到“輕閱讀,易傳播”的效果,這套叢書一改以文史專家作為寫作團隊的習慣做法,邀請省內外作家擔綱主創團隊,組織文史專家、文藝評論家協助把關建言,用歷史故事帶出傳統文化,以細膩的對話和情節蘊含文化傳統,輔以音視頻等其他傳播方式,不失為讓傳統文化走近千家萬戶的有益嘗試。
中華文化建立于不同區域文化特質基礎之上。杭州文化傳統中有很多中華文化的典型特征,例如,中國人的自然觀主張“天人合一”,相信“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在古代杭州老百姓的認知里,由于生活在自然天成的山水美景里,由于風調雨順帶來了富庶江南,勤于勞作又使得杭州人得以“有閑”,人們較早對自然生態有了獨特的敬畏和珍愛的態度,他們愛惜自然之力,使用提高效率的輪作方式,注意讓生產資料休養生息;珍惜生態之力,精于探索自然天成的生活方式,在烹飪、茶飲、中醫、養生等方面做到了天人相通;憐惜勞作之力,長于邊勞動,邊休閑娛樂和進行民俗、藝術創作,做到生產和生活的和諧統一。如果說“天人合一”是古代思想家們的哲學信仰,“親近山水,講求品賞”,應該是古代杭州人的生動實踐并成為影響后世的生活理念。
再如,中華文化的另一個特點是不遠征不排外,這體現了它的包容性。杭州自古以來衣食豐足、山水秀美的自然條件以及交通便利、商賈云集的交通優勢,使其成為一個人員流動頻繁的城市。歷史上經歷的“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安史之亂,流民南移”,特別是“靖康之變,宋廷南遷”三次北方人口大遷移,使杭州人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度較高。自古以來受到吳越文化、南宋文化和北方移民文化浸潤,特別是唐宋以后各地商人、各大商幫在杭州的聚集和活動,給杭州商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營養,使杭州人既留戀杭州的好山好水,又能用一種相對超脫的眼光,關注和包容家鄉之外的社會萬象。
傳統和現代的融合,不容易做好,需要扎扎實實,也需要非凡的創造力。因為,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價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終價值。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就是這種質的飛躍的核心理念與終極目標。
標簽: 文化城市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鬓k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畹稀z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