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天水雕漆技藝:在傳統與現實碰撞中綻放光彩

時間:2020-10-29 16:00:52    來源:新華網    

身高1.6米的路愛平和身邊一尊與自己齊高的雕漆花瓶已“朝夕相處”一個多月。她一手拿著鑷子,一手環抱瓶頸,小心夾起蛋殼,按照設計圖所示,在花瓶上粘貼蛋殼,做陶紋裝飾。

擁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天水雕漆技藝是中國西北地區傳統髹飾技藝的典型代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天水位于中國西北部的甘肅省,氣候濕潤,森林茂密,盛產生漆。天水雕漆以生漆為原料,涂在木器表面,經數次髹飾制成漆胎,打磨光滑后再雕刻填彩,而后將美石、貝殼等裝飾材料鑲嵌于漆面上。雕漆成品造型古樸優美,圖案精致,且耐潮濕、耐腐朽。

天水飛天雕漆工藝家具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曉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雕漆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他介紹說,雕漆工藝復雜,市場較窄,且常面臨原料匱乏困境。待遇低、上手慢,愿意學習和傳承這項技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傳承雕漆技藝,張曉軍與多地藝術院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觀摩等機會,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招納專業人才。目前,該公司生產一線的“90后”員工近20人。23歲的路愛平今年從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畢業后,就成為公司的一名員工。

年輕的新興力量為這門古老技藝帶來無盡活力。36歲的雕漆設計師馬芳寧從事雕漆設計5年有余。對她來說,目前最大的課題是在傳統工藝美術和現代消費者的“口味”之間做協調。

馬芳寧的電腦里存著她從業以來所有產品的設計圖。漆畫掛屏、堆塑彩繪首飾盒、磨漆果盤、香爐等文創產品不一而足。眾多設計圖中,一張鴛鴦磨漆畫掛屏設計圖異常顯眼。這張看似現代油畫的掛屏上,馬芳寧設計用鮑魚殼、螺鈿、蛋殼等裝飾鑲嵌,色彩明朗,層次豐富。

私人訂制是雕漆技藝接近現代人生活的另一種有效方式。按照客戶需求,從選擇器型、設計圖案,到甄選原料、精雕細琢,個性定制化的雕漆產品,巧妙地將傳統工藝和生活用品相融合。

傳統工藝的薪火相傳,少不了大師的言傳身教。79歲的張國棟是雕漆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從事雕漆技藝五十載,他的學徒遍布全國各地,正在成為工藝傳承的中堅力量。雖已年邁,他還會經常去生產車間指導學徒。

張國棟深知傳統工藝通過創新汲取能量的重要性:“通過創新,探索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市場占有率,是保留傳承傳統工藝的必經之路。”

記者文靜、耿馨寧

標簽: 天水雕漆技藝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