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消耗明星效應給直播電商帶來極其惡劣的風氣和評價

時間:2021-07-20 09:17:35    來源:中國服裝網    

1

下跪!痛哭!明星帶貨有多荒謬?

為了帶貨,明星的迷惑行為越來越多。

《愛情公寓》美嘉的扮演者李金銘最近就上演了一出“好戲”。

直播時,她表示自己跟商家溝通了很久,終于將6000多元的Burberry奢侈包砍到399塊,而且只賣1單,手快有,手慢無。

奢侈品價格直接縮減了15倍!還有這種好事?

讓觀眾沒想到的是,由于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本應只銷售一單的奢侈包卻足足賣出了987單。算下來差額高達600多萬。李金銘整個人都震驚了。

隨即,李金銘拿出了傾家蕩產的架勢,豪爽地表示大家不用退,這就算是給粉絲的福利,600多萬的差額,她一人承擔!

不管怎么說,那可是整整600萬哪。李金銘真的有那么大度嗎?

隨即有網友開始懷疑這是李金銘自導自演的戲碼——一款奢侈品竟然能夠直接降價5600元?工作人員又湊巧操作失誤?

有媒體發現,這不是李金銘第一次“大度”補貼了。

一次直播中,原價169元的口紅,她表示只賣9.9元。雖然她口頭稱只賣2000單,卻之后因“后臺失誤”賣出了一萬多單。

而且該9.9元的口紅,被網友發現在網上僅賣9.8元。

種種巧合加起來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李金銘的演技太爐火純青了。

一邊賺網友的同情一邊割韭菜,明星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不止年輕明星人設崩塌,老藝術家也陷入了“晚節不保”的爭議里。

比如屢屢上春晚的小品演員潘長江,應該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最近他卻親手將這份美好給打破。

去年,《小兵張嘎》中張嘎的扮演者謝孟偉轉型帶貨主播。期間,他多次售賣“貼牌酒水”。被市場監管局點名批評。

被批評之后,謝孟偉開了一場直播,一般痛哭一邊表示“這都是供應商的鍋”。

這個時候精彩的一幕來了。潘長江忽然連麥了謝孟偉,并且以前輩的姿態教育道:“網上的東西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啊,孩子。”

剛剛勸阻完后輩,潘長江立馬“打臉”,也開啟了直播帶貨。最有趣的是,他碰到了和謝孟偉一樣的質疑——直播時,他也賣起了廉價白酒,賣的黃金價格更是低到讓觀眾懷疑人生。

有一次,為了漲粉,他甚至在連麥女網紅的時候當眾直播下跪磕頭,節操掉了滿地。

為了帶貨,明星們可真是“豁出去”了。

2

“他們給的錢實在太多了”

在直播電商行業引起爭議的明星不計其數:

李湘直播售賣價格4988元的貂皮大衣,結果一件都沒賣出去;

楊坤直播帶貨數據涉嫌刷單,帶貨120萬實際成交4萬,實際銷售額不足百分之一,遭商家集體聲討;

曾志偉直播5小時帶貨1400萬,卻被網友質疑賣假酒,不僅包裝簡陋,而且酒的條形碼都掃不出來……

為什么明星寧愿冒著人設和口碑崩塌的***,也要來直播電商行業分一杯羹?

商家對明星直播帶貨的吐槽

這是因為“他們給的錢實在太多了”。

雖然明星靠直播帶貨賺的錢,不如鄭爽的“日賺208萬”來得多,但也足以讓普通人羨慕嫉妒恨。

李湘就曾被爆出直播5分鐘報價80萬,坑位費掙得那叫一個***——屁股往直播間一坐,用幾分鐘的時間動動嘴皮子,80萬就到手了。

已經半退圈的李小璐。直播的2個小時里,主要由助理來負責帶貨,她大多只是“嗯,是”地附和助理,竟然也創造了4000多萬的成交額。據說收入高達2000萬。

胖球數據顯示,6月份林依倫創下2.3億的成交額,朱梓驍銷售額為2.1億,吉杰銷售額為1.2億。按照30%的傭金比例計算,他們一個月至少獲得了三四千萬的收入。

三四千萬是什么概念?一個月入一萬的普通人,要不吃不喝工作250年才能夠獲得這個收入。

就算他們已經“過氣”,照樣可以靠著“明星”這個身份賺得盆滿缽滿。

一邊是***坐收千萬,一邊卻是極其地敷衍和不認真。

明星當慣了明星,習慣了前呼后擁,大多都有一種“人上人”的錯覺,對待“低端”的直播帶貨極其不上心。

有些明星根本不了解產品用法和功能,直播的時候全程靠著助理講解產品,只是偶爾將產品拿到手里,說一句“很好用”。

有些明星明明說好合作,但來了之后不跟主播溝通,分享的時候也不愛說話,最后甚至不管直播的進度如何,到點就走人。

他們大概覺得自己坐在直播間里就已經夠給觀眾面子了,張張嘴介紹產品那更是天大的恩賜。

有些明星為了能帶貨,更是下跪痛哭演戲一條龍——至于產品是不是假貨,跟他們又有什么關系呢?能賺錢就行了!

3

明星直播正在摧毀這個行業

明星直播帶貨為什么這么火爆?

這是因為直播帶貨逐漸成為品牌商的重要營銷方式。大品牌可以靠明星的直播帶貨進行新品推廣、存貨清倉、爆款打造、拉新用戶。新銳品牌主要通過明星背書,借用明星龐大的直播流量,提升品牌知名度。

明星因為流量和知名度方面的優勢,可以為品牌實現品牌曝光、促銷、拉新等需求,在聲量和銷量方面助力品牌的成長。

品牌靠著明星達到品效合一,明星和品牌合作直播掙大錢,怎么看都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是現實情況是什么呢?

大多數明星不了解直播的生態和話術,根本沒有充分的時間去試用和評測產品,無法做到專業化。

他們秉著“撈一把就走”的態度,一邊消耗自己的明星效應,一邊給直播電商帶來極其惡劣的風氣和評價。

在直播帶貨中,主播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購物驅動力。觀眾傾向于信任主播的推薦,將直播作為降低商品搜尋成本與決策難度的媒介。由此可見,做好品質擔保與售后問題是直播發展的關鍵。

明星們呢,則用敷衍的工作態度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演技,一次又一次摧毀了主播和粉絲之間的信任。這讓直播電商還有什么信賴可言?

明星還能在鏡頭前表演聲淚俱下,那買到假貨的消費者呢?又有人關心他們掉下的淚水嗎?

毫無疑問,這樣的明星帶貨正在摧毀整個直播電商行業。接下來,就讓直播的歸直播,明星的歸明星吧。日賺208萬的明星本就人生一片光明,就別再靠著割普通人韭菜來創收了。

標簽: 明星帶貨 荒謬 下跪 痛哭 迷惑行為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