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現越窯——上林湖越窯青瓷展》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展出(引題)
“奪得千峰翠色來”的秘密(主題)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黃宙輝 周欣怡
通訊員 霍雨豐 黃巧好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以下簡稱“南博”)陶瓷主題系列特展之一《發現越窯——上林湖越窯青瓷展》將在南博展至9月3日。該展由南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博物館、上林湖越窯博物館主辦,廣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館協辦。展覽展出浙江上林湖越窯遺址出土的越窯青瓷,年代上起三國時期,下至南宋時期,時間跨度長達千年。其中展出的晚唐和五代秘色瓷文物,更是令人眼界大開。
西晉 越窯青瓷虎子
刻有“秘色”字樣的瓷質匣缽
東晉 越窯青瓷雞首壺
晚唐 秘色瓷枕
北宋 越窯青瓷蓮瓣紋粉盒
北宋 印花耳執壺
北宋 青瓷花口碗
晚唐 秘色瓷八棱凈瓶
越窯青瓷:
歷代窯口中獨樹一幟
如果說青瓷是中華文明5000年的縮影,那么越窯則是中國青瓷史上的關鍵篇章。越窯窯址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慈溪、余姚、上虞、紹興一帶,唐代屬越州管轄,故稱“越州窯”,簡稱“越窯”。越窯青瓷燒造歷史之綿長、影響范圍之廣泛,在中國歷代窯口中可謂獨樹一幟。
展覽通過“千年越窯”“瓷上丹青”“千峰翠色”“風雅瓷事”“匠心永恒”五大章節,呈現不同時期、不同特點、不同技法的越窯青瓷,將越窯青瓷的千年興衰與文化內涵一一展現。
據介紹,越窯青瓷始燒自東漢中晚期,它的出現,促使人們的日常用器由陶向瓷轉變;在三國西晉時期,越窯青瓷迎來第一次生產高峰,其產量、品種、質量等大有提升,這一時期的越窯青瓷器型氣韻生動,充分反映了晉代文人雅士的情趣。
東晉至初唐,是越窯青瓷的沉寂時期,直到唐中期開始復蘇。隨著匣缽窯具的大量使用,唐代越窯青瓷的質量有了一個質的飛躍。越窯作為南方青瓷的代表,逐漸占據中國半壁江山,并與北方邢窯所代表的白瓷一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茶圣”陸羽更是高度評價越窯青瓷,他把越窯青瓷的釉色比作冰和玉,遠在邢窯之上。
越窯的興盛持續至北宋初期,北宋中晚期走向衰落。南宋開始,越窯便逐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上林湖窯火雖然漸漸熄滅了,但是它所引領的青風雅韻延續了下來,并影響了耀州窯、甌窯、婺州窯、南宋官窯、龍泉窯等青瓷產品。
本次展覽展出的越窯青瓷為浙江上林湖遺址的出土實物,不僅展現了越窯青瓷的千年發展史,還對不同時代越窯青瓷的造型、釉色、紋飾、技法等進行深入解讀,結合不同器型對不同時期的熏香、飲酒、品茶、文房、化妝等文化進行闡釋。
例如,展覽展出了一件北宋越窯青瓷蓮瓣紋粉盒。粉盒是古代女子用于盛放胭脂水粉等化妝品的容器,此粉盒扁圓形,帶蓋,子母口,蓋面微鼓,以雙線刻蓮瓣紋,寓意清凈高潔,整體造型似一朵盛開的蓮花。瓣與瓣之間廓線明快流暢,圖案清晰飽滿,浮雕感強。通體施青綠色釉,釉面滋潤光潔,是一件集藝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的青瓷珍品。
秘色瓷:
越窯青瓷中的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展出了上林湖遺址出土的晚唐和五代秘色瓷文物,其中包括刻有“秘色”字樣的瓷質匣缽。
秘色瓷是越窯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一詞,最早出現于唐代詩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名,詩中寫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稍晚,在唐末五代徐夤《貢余秘色茶盞》詩名中亦提到“秘色”。可見“秘色”一詞最早來源于民間熱衷茶事、喜愛越窯茶具的文人雅士。
關于“秘色”的內涵,有說指的是“神秘的顏色”,亦有說是“用于貢奉的品類”。千百年來,人們對“秘色瓷”究竟啥樣,眾說紛紜。
直到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多件秘色瓷實物,才終于揭開了流傳千余年的秘色瓷謎底,這批器物是唐懿宗用來供奉釋迦真身舍利的精美供器。
明嘉靖《余姚縣志》記載:“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時置官監窯。”近年來,考古人員對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窯址的發掘表明,這里很可能就是燒造秘色瓷的重要窯場。后司岙窯址一件瓷質匣缽上的“秘色”字樣,首次在窯址出土物中發現。隨著浙江上林湖越窯遺址出土的用釉涂封的瓷質匣缽,又逐步揭開了秘色瓷燒造技術的面紗。
晚唐五代時期的絕大多數秘色瓷器可能都是上林湖后司岙窯址的產品,它創造性地使用了瓷質匣缽,這使得秘色瓷在受熱膨脹、冷卻收縮時與匣缽保持一致。同時,使用釉涂封匣缽的接口,能使匣缽內的空氣在熔融狀態下排出,冷卻時接口處的釉凝結,保證匣缽內的瓷器始終處于還原氣氛中,從而燒出青綠秘色。
在本次展覽中,除了刻有“秘色”字樣的瓷質匣缽,觀眾還可欣賞到五代秘色瓷器蓋、晚唐秘色瓷八棱凈瓶等秘色瓷文物精品。
記者手記
再現中國古代陶瓷的輝煌
本次《發現越窯》展覽是南博陶瓷主題系列特展的又一力作。2015年始,南博先后推出《發現邢窯》《美成在久》《吉州窯》《長沙窯》等展覽。作為一個考古遺址類博物館,南博與中國古代陶瓷的淵源始于1993年——愛國實業家楊永德伉儷將其收藏的200件中國古代陶瓷枕捐贈給南博,隨后南博辟建專門展廳,將其作為常設展覽永久展出。
自1993年至今,南博在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的基礎上不斷充實枕類藏品,目前已有枕類藏品700余件,時間上啟唐宋下至近現代,蔚為大觀。從2015年開始,南博籌劃了一系列不同時代、不同主題的陶瓷展覽;到2019年,又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展示方法,對《楊永德伉儷捐贈藏枕專題陳列》進行陳列改造升級。這些展覽,為弘揚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發揮了積極作用,也向觀眾普及了中國陶瓷的知識。
從南博6年前的《發現邢窯》到2021年的《發現越窯》,正好將大唐時代“南青北白”的瓷業格局敘述完畢。雖然“茶圣”陸羽說“邢不如越”,但兩者都代表了那個時代最頂級的兩大陶瓷體系。不過客觀來說,自此之后的1000年里,青瓷始終是中國古代陶瓷的主流,它承載著中國人特有的淡雅、內斂的民族氣質。青風綿延,傳承不息。隨著滿載越窯船只或沿運河北上,或揚帆出海,向世界傳播著中國特有的青瓷文明,展示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黃宙輝)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