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水貴

時間:2021-09-18 07:16:32    來源: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原標題:水貴

王張應(yīng)

水貴是地名。那地方在我家鄉(xiāng)縣內(nèi),早先是公社,后來叫鄉(xiāng)。如今許多鄉(xiāng)都并掉了,水貴可能只是一個行政村吧。

我沒去過水貴。那兒離我家差不多50公里,當年算很遠了,它是我想象中一個隱居于大別山里的村莊。早年我對水貴印象很不好,心想那塊土地一定很貧瘠,人吃不飽穿不暖,連喝水都困難。

那個年代,我們持有的觀念是:水是老天爺給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儲存在水塘里,流淌在小河里,需要就去取用,不需要就隨其賦閑,或者無趣地離去。

水塘與河流似是天成。地面上低洼處便成水塘,下雨時四面八方的水皆奔低洼而去,在那里匯集積蓄,努力填平地面上的一處坑洼。河流呢,好像是一條巨大的蚯蚓從天而降,在地上逶迤而過,留下彎彎曲曲的軌跡。塘里河里的水都是無主的,誰要誰取,無須付費。那年頭鄉(xiāng)人用木桶將水擔回家,儲存在灶臺邊一只烏黑的廣口泥瓦缸里。弱水三千,我取一瓢,一缸水總能用好多天。許多時候人并不將水帶回家,而是走出家門到有水的地方去用水,洗衣,洗菜,或者脫掉衣褲撲通下水痛痛快快洗個涼水澡。人用了水,水卻還在那里,并不見減少。

老早也有句農(nóng)諺:春雨貴如油。春雨本身并無特別之處,雨是雨,油是油,油當不了水,水也抵不上油。春雨之貴與否,老天爺決定,久不下雨,春雨就貴,老天爺高興,春天下雨是件尋常事。立春后的節(jié)氣是雨水,春天的雨水一點也不稀罕,甚至鬧起桃花汛,給人帶來煩惱。

老天爺真不高興時,人可就得遭罪了。所以人都順著老天爺,甚至對老天爺頂禮膜拜。也有那么些年頭,人偏要跟老天爺“作對”,還亮出一個響當當?shù)睦碛伞c天斗,其樂無窮。后來一回首人才明白,那種拼斗無樂可言,不過是以對抗來接受老天爺?shù)膽土P而已。

離開家鄉(xiāng)后,遠離水塘與河流,我一直在看不見水的地方輕輕松松消耗水。水隱身在一根鍍鋅鐵管里,平時無聲無息,一擰龍頭就白花花地流出來,流得有聲有色。水來得容易,用得暢快,卻要付出銀兩,還一次次漲價。水漲不漲價,漲到多高的價,人都得用它。這個時候,我始為自己少年時代的孤陋寡聞臉紅。我不該對那個名叫水貴的地方存有偏見。

也不知自何時起,人不再信任水龍頭里流出來的水。對那種清亮亮的自來水心存疑慮,將水管里流出的水定位于日常洗涮,滋潤人喉管的水則來自冠有“礦泉”或“純凈”之名的水,自然身價倍增。據(jù)說,有一種來自某個長壽村的水,十幾塊一瓶。為長壽,人特別舍得付出。

算起來,我還見過比來自長壽村的水更加昂貴的水。那是十年前的事,在法國巴黎,口渴,我去路邊便利店買水喝。一看,那瓶350毫升的水竟要賣4歐元。那家便利店同時賣干紅葡萄酒,價格是5歐元1瓶,瓶的容量是750毫升。巴黎水比酒還貴,道理何在,我至今也沒想明白。

這幾日,有人在小區(qū)門口廣場上搭建一間臨時小棚。彩棚前,人來人往,熱鬧得很。湊近去看,是商家在做宣傳,賣一種瓶裝飲用水。促銷活動中商家有一項便民舉措,為居民免費檢測水質(zhì)。誰要是對自家飲用水質(zhì)量有疑問,灌一瓶水送過去,他們當場檢測出結(jié)果。這項活動引來許多居民圍觀,并都在七嘴八舌地咨詢。我住的樓層低,用的是一次供水,不是來自樓棟水箱里的二次供水,且加裝了電動凈水器,過濾后的水質(zhì)該是可靠的。像我這樣使用飲用水,在水價之外也是花不少錢。裝凈水器要花錢,每年更換凈水器的濾芯還得花錢。我沒算賬,到嘴的水,價格肯定不便宜,甚至很貴。為喝好水,多花些錢,我也覺得值。

陡想起家鄉(xiāng)那個名叫水貴的地方。很想去那地方看看。它叫水貴,我就想看看那兒的水到底貴不貴。有一點我不看也能想到,那里現(xiàn)在可能是個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的好地方。就因它名叫水貴,曾給我留下一個與貧瘠相關(guān)的不好印象。

富饒不一定美麗。人在創(chuàng)造美好的同時,往往毀滅美好。

標簽: 水貴

最近更新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