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監管之后,音樂平臺更期待回歸“內容為中心”(引題)
在線音樂的“版權之痛”用戶看得懂嗎(主題)
文匯報記者 黃啟哲
“騰訊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的消息一出,旋即登上微博熱搜。目前,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5.5億次。這是對此前監管打響在線音樂“反壟斷”之戰的一次積極回應。一個多月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責令騰訊及其關聯公司,在三十日內解除獨家版權、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
消息一出,輿論為之一振。對于網友來說,告別一家獨大的版權壟斷,終于可以自由選擇聽歌平臺。各家平臺也為之叫好,大量彈窗“由于版權保護,您所在的地區暫時無法播放”的歌曲有機會重新“上架”。音樂人似乎也能松一口氣:可以從糾結和哪家平臺簽訂獨家協議中抽身,把注意力更聚焦于創作本身。
然而,也有很多專業人士指出,形成良好市場生態仍任重道遠。截至記者發稿,被視作衡量“獨家版權”標尺的歌手周杰倫相關歌曲,尚未從其他平臺重新上架。而回首幾年間,從全面正版化到如今叫停獨家版權,國家監管機構的每一次“重拳出擊”,都讓在線音樂市場得到凈化,讓產業轉型駛向健康軌道。可是,若將目光聚焦于在線音樂平臺就會發現,曾經“百花齊放”的格局,逐步演變成騰訊旗下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的“兩虎相爭”。而來勢洶洶的短視頻平臺和綜藝節目,已然改寫了用戶消費音樂的方式和音樂產品的傳播軌跡。相應地,音樂的創作邏輯與產品價值也經歷著深刻重塑。音樂市場要迎來轉機,自上而下的監管之后,更期待平臺回歸“內容為中心”,推動音樂市場生態長遠健康發展。
壟斷的“護城河”守得住版權留不住用戶
在線音樂的“版權之痛”由來已久。2015年7月,國家監管著手整治盜版泛濫的局面,在線音樂告別“免費時代”。在音樂人剛為全面正版化歡呼不久,各家平臺就展開了“跑馬圈地”的版權爭奪戰。
“財大氣粗”的騰訊音樂先行一步,在監管令之前半年便開始了版權布局,陸續拿下包括華納、索尼、英皇在內20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緊接著,囤積大量版權的海洋音樂和騰訊的音樂業務合并,使騰訊音樂的版權音樂在整體版權音樂中占比高達九成。緊隨其后的,是憑借社區運營出圈、拿到七成版權的網易云音樂。
與幾大巨頭“高歌猛進”相對應的,是各具特色的平臺黯然出局。以“天天動聽”為代表的多家依靠播放器起家的平臺或被收購、或直接關停。而2015年曾坐擁4億用戶的多米音樂,在關停前夕僅剩百萬用戶。今年2月,蝦米音樂的關停,意味著在線音樂平臺場上只剩騰訊、網易兩個“玩家”,蝦米因深耕原創、注重用戶體驗備受音樂愛好者好評,經歷“易主”阿里、換將等風波,倒在“反壟斷”槍響前夜,讓網友無限唏噓。
爭奪版權的幾年間,“最強購買力”和“最大市場份額”成就“最大話語權”。“跑馬圈地”過后非但沒有塵埃落定,反而在平臺間的罵戰官司中,讓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對于用戶來說,壟斷的“護城河”帶不來用戶“忠誠度”。相反在為了版權分屬不同平臺的歌手、專輯切換被迫下載多個App中,對于在線音樂的好感被消耗殆盡。與此同時,單一平臺的付費模式更是花樣繁多,收聽下載不同價,不同音質不同價,包月過后還要為某些專輯另外付費……
針對這一亂象,監管早有動作。2019年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已開展針對騰訊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等簽署音樂版權獨家授權協議是否違反《反壟斷法》的調查。不久前的公告,也宣告調查取得進展。
唱片公司變成貿易公司,音樂人仍舊被動
版權壟斷傷害的,不只是平臺良性競爭的市場生態,同樣也對上游形成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曾炮轟,“唱片公司已變成貿易公司,音樂版權模式很大程度阻礙了市場的創新發展”。
表面上看,在平臺競爭之下,手握版權的內容上游再度贏回話語權,讓好音樂的價值得到保護和尊重。可事實上,版權的絕大部分收益,直接落入少數幾家唱片巨頭的口袋,能夠分給小廠牌、獨立音樂人是杯水車薪。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音樂版權市場近60%的營收集中在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三大唱片公司。而另一邊,入駐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的獨立音樂人數量均超過20萬,可“月入過萬”都還是奢望。
收入分配的極度不平均,并未讓唱片巨頭更積極地投入內容創作。全面正版化的幾年間,坐擁世界89.1%的音樂版權,三大巨頭掌握歌曲的價格上漲近10倍。選擇依靠存量“躺贏”的結果就是——老歌比新歌更值錢,進一步擠壓了有創作才華的新人成長空間。
所以此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反壟斷”同樣對上游有所約束,即要求平臺“依據版權實際使用情況、用戶付費情況、歌曲單價、應用場景、簽約期限等因素向上游版權方報價,不得通過高額預付金等方式變相提高競爭對手成本,排除、限制競爭。”
視頻平臺悄然布局音樂業務,新的市場增長點亟待發掘
由于平臺的惡性競爭和唱片公司的“躺贏”,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業內人士“看衰”在線音樂產業。然而在全面正版化的六年間,市場非但沒有縮水,反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預計2021年增長至428.9億元。屆時國內手機音樂客戶端用戶規模將達6.45億人。
近兩年,隨著抖音、唱吧等平臺的加入,音樂產業的線上發展更為多元,多檔熱播綜藝讓說唱、搖滾、國風等小眾音樂發出更大聲量。可以說,當在線音樂平臺每年為版權持續“燒錢”時,視頻平臺已悄然布局音樂業務。字節跳動近幾年持續投入網絡歌曲孵化傳播,結合抖音短視頻生態打造自己的音樂推廣體系。而B站一方面試圖吃下音悅臺留下的MV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通過“音樂星計劃”“云音樂節”等方式集聚音樂人和廠牌。
當然這還不夠。“音樂視頻化”固然為在線音樂市場找到階段性迂回發展的道路,但回歸“聽歌”這項需求本身,市場運行邏輯絕不應只停留在版權瓜分爭奪上。平臺只有讓音樂人真正獲得與創作相匹配的收益,讓用戶真正便利自由地收聽、分享歌曲,或許才能告別亂象,迎來健康長久的發展。
上一篇:童詩首先應該是最好的詩
下一篇:文獻式全景畫《九二受降圖》入藏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數量多達幾百件甚至幾千件,搶注閑置、待價而沽惡意搶注囤積商標成一些企業生財之道國家有關部門表示,將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商標非正
2018-12-24 08:37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中關村在線2018年度科技大會暨產品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媒體,這是中關村在線第十一
2018-12-21 10:19
據新華社報道,安徽省公安廳近日發布的《安徽省公安機關深化放管服改革39項措施》第11條規定,國內居民忘記攜帶有效身份證件的,可以在具備
2018-12-21 09:02
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經濟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機構面對變革將何去何從?在此間
2018-12-21 08:46
中新網深圳12月20日電 (陳文 任冠元 蔣磊)深圳福田警方12月20日通報稱,深圳福田警方日前打掉財富中國非法集資平臺,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
2018-12-21 08:46
主題為新經濟·新電商·新零售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12月20日在北京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出席開幕儀式。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
2018-12-21 08:43
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趙建華)新修改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居民、非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
2018-12-21 08:39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保障我國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5G)健康發展,協調解決5G基站與衛星地球站等其他無線電臺(站)的干擾問
2018-12-21 08:39
中衛西氣東輸互聯互通工程正式進氣投產,工作人員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楊迪 攝中新網銀川12月20日(于翔 楊迪)12月20日,西氣東輸的窗
2018-12-21 08:36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高亢)記者20日從中國二維碼注冊認證中心獲悉,近期成立的國內首家全球代碼發行機構——統一二維碼標識注冊管理中
2018-12-2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