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書店是一個城市的審美底色

時間:2021-09-20 02:31:14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原標題:北京日前發布消息稱,全市實體書店已達2055家,較2020年底增加61家(引題)

書店是一個城市的審美底色(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

7月上旬,內山書店重返中國,在天津重新開張。8月中旬,時隔13年,承載西安人文化記憶的鐘樓書店回遷至原址重新開業。

期間,北京發布消息稱,全市實體書店已達2055家,較2020年底增加61家。同期,北京還召開實體書店建設工作現場會,推介實體書店建設的典型做法。

現場會上,碼字人書店是其中代表。書評人、作家綠茶在新近出版的《如果沒有書店》一書中介紹過這家書店,“書店頻繁的文藝活動真是鋪天蓋地而來,老板非常熱衷做各種詩歌、戲劇和觀影活動,并且在書店導演了好幾場沉浸式話劇?!卑此姆诸?,這是一家典型的文藝書店,適合“三五好友,一杯咖啡,虛度時光”。

如綠茶所說,書店是城市的審美底色,須把書店打造為都市年輕人的文化會客廳,讓城市飄起書香。

書店回歸

“從這里,我看到了歷史,也看到了未來。”帶著女兒到鐘樓書店打卡的西安市民史女士說。

提起鐘樓書店,老西安人一定記憶深刻:位于東大街上鐘樓郵局旁的“西安新華書店鐘樓店” ,2008年搬遷前就是文化地標般的存在。

今年8月,書店舊址所在區域提升為西安老城內的特色文化街區,鐘樓書店也因之回遷至原址重新開業,在還原上世紀50年代原貌的基礎上,以紅色傳承、年代記憶、文化之約三條主線塑造懷舊主題,并引入了文創、咖啡等自營業態。

“回歸”的內山書店,人們并不陌生——散文家阿累的名篇《一面》中記述的就是在內山書店與魯迅先生的一面之緣。這間已有104年歷史的書店是魯迅的最愛。

“新”內山書店位于天津一家購物中心內。據書店總經理趙奇介紹,書店“以書肆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近2萬冊圖書中近一半的選品都和中日交流直接相關?!白畲蟮南M?,還是讀者能夠喜歡這里,希望大家來到內山書店之后,心也都能靜下來”。

扶持與“造血”

實體書店的發展態勢總體上并不樂觀。北京一家老牌書店的負責人表示,隨市場環境變化,傳統書店的品種、信息、渠道、服務優勢不斷弱化,市場競爭力隨之下降,這在疫情影響之下表現得尤其明顯。

三聯韜奮書店是北京著名的文化地標之一,也難以避免疫情帶來的沖擊。書店總經理陳義望說,去年疫情期間書店經歷了短暫停業,恢復營業后,客流量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同時網絡競價打折賣書對實體書店的挑戰更加嚴峻。

此時,來自政府部門的“援手”尤為重要。來自官方數據顯示,對于實體書店的扶持力度,2020年北京市區兩級財政投入扶持資金達到2.4億元,市級財政補貼獎勵實體書店406家,重點支持實體書店創新經營模式、多業態融合,品牌書店、精品書店不斷涌現。

近日,北京市東城區還推出四大類、19項扶持政策,鼓勵實體書店進商場、進樓宇、進社區、進園區,引導實體書店融入百姓生活。

“實體書店依靠一時的財政補貼、資本助力及簡單的轉型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不斷增強自我‘造血’能力,才能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注意到,東城出臺的19條政策是傳統扶持政策的升級版,尤其是通過把實體書店融入城市發展總規劃,可以從規劃配比等角度多元地支持書店發展,政府提供空間對接、宣傳營銷、引流增收等,增強了實體書店的自我“造血”功能。

核心價值

盡管,不少書店的功能演化成文化、社交空間,但依舊離不開愛書之人。

十多年來,綠茶以“書店觀察者”的身份,先后走訪了北京、天津、上海、蘇州、西安、臺北、香港等十幾個城市,探訪別具一格的書店。

《如果沒有書店》中涉及200多家書店,是他個人對10多年來中國書店業的記錄?!斑@種記錄放到一個相對比較長的歷史長河里,我認為還是有意義的,可以讓后人知道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書店在我們的文化生態中存在過”。

在他的筆下,現在書店業態越發豐富,有各種類型的書店,獨立書店、連鎖書店、主題書店、古舊書店……然而,這十年間,在疫情、資本、消費主義的沖擊之下,書店行業也經歷著不同程度的沖擊。有的喬遷新址,有的另立名號,還有許許多多的書店消失了。

對此,綠茶認為,書店業在未來有能力轉型,或者說一定會重新煥發自己的價值。他也注意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很多人雖然平時不怎么看書,不怎么逛書店,但當一家書店消亡,你會發現他們也會感慨、惋惜”,這是為什么呢?

“那是因為書店對于這座城市,對于我們,有它存在的意義。”綠茶如是理解,“書店是一個整體生態,并不是說某一本書、某一些書或者某一種設計類型,等等,它應該就是一種城市的底色,一種文化、審美的底色,這才是書店業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的核心價值?!?/P>

標簽: 書店 一個 城市 審美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