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做好傳統文保公益需要更多“超級數字場景”

時間:2021-09-20 18:01:2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做好傳統文保公益需要更多“超級數字場景”

“99公益日”來臨之際,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推出的公益趣味文化互動項目“聲動畫語”在“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上線。該項目以動畫形式講解莫高窟第156窟的壁畫故事,用戶動動手指就能全方位領略敦煌壁畫藝術精髓,參與敦煌文化相關的問答,還能募集善款,成為千年文化遺產的“數字供養人”,實實在在地為敦煌石窟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看似遙遠而沉重的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弘揚,如今在“指尖”之間就能輕松參與,上述“聲動畫語”公益文化互動項目,是互聯網平臺與實體機構合作探索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新模式的縮影。日前騰訊旗下近20款游戲和電競賽事推出系列公益助力活動,號召玩家以多種游戲互動參與公益項目和公益科普,基于此騰訊基金會直接捐獻系列公益項目,包括河南災后文物修繕,長城、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的數字化保護等,打造傳統文化保護的“超級數字場景”。

傳統文化保護項目連接上數字化公益的豐富場景,首先凸顯了長城、敦煌莫高窟等國寶級文物亟待搶救性保護的嚴峻形勢。由于經年累月風化以及蟲害或自然災害的影響,一些無比珍貴的文化瑰寶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蝕損害,著名學者、原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曾表示,“對這種老化的趨勢,我們只能加以延緩,而不能逆轉”。為盡可能延緩文化瑰寶的老化,亟須以更多元化渠道、多樣化手段動員、激發公眾參與,創新模式將更多公益慈善資源導入國寶級文物保護工程。

其次,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場景不斷拓展,凸顯了“數字化一代”年輕人參與傳統文化保護的巨大力量。近年來,長城、故宮、敦煌莫高窟等國寶級文化IP釋放出前所未有的文化感召力,使傳統文化的年輕認同者的基數不斷增大,同時年輕人也在積極探尋與他們深度契合的文化傳承保護介質。游戲、網絡互動等作為數字化公益的新興載體,具有趣味性、交互性、融合性強的優勢,能夠更充分吸引游戲玩家以及廣大網民參與助力,形成“指尖文保”“隨手文保”“人人可文保”的生動場景。

再次,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場景不斷拓展,水平不斷提升,展示了我國數字化公益巨大的發展空間。游戲、網絡互動等數字化公益載體具有強大的“紐帶”作用,還具有強大的數字技術能力,為加強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做大做好傳統文保公益提供了可能。據報道,騰訊等多家科技公司、文化機構聯同專業機構與專家團隊,運用最前沿的數字技術,持續探索長城修繕方法、數字資料采集和留存方法,打造“長城數字博物館”等系列數字化場景,將國寶級物質文化遺產永久保留在數字世界。

2019年巴黎圣母院火災事故后,大批玩家涌入動作冒險游戲《刺客信條:大革命》中,瞻仰這座歷史文化遺跡的舊貌,該游戲開發人員曾耗時兩年潛心研究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結構,與歷史學家一道對巴黎圣母院的外觀進行精確數字復原。對巴黎圣母院的“數字化搶救”再次表明,物質世界的遺產或許難免于老化或損毀,但可以近乎永恒地保存于數字世界,多少年之后,人們還可以通過數字場景,感知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的光輝印記。

中國傳統文化保護也需要更多數字化公益持續發力,需要更加豐富多樣的“超級數字場景”。(郭海英)

標簽: 做好 傳統 文保 公益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